(以演講順序排序)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
澳門文化遺產廳
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
蘇彰德先生熱愛文物保育、博物館、藝術和文化,並具有相關的豐富經驗。蘇先生於2019年獲委任為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先生亦是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和西九文化區 M Plus Collections Trust 主席、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副主席、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成員、團結香港基金顧問、及香港建築中心顧問、等等。為表揚蘇先生在公共事務的貢獻及出色表現,政府分別於2019年委任他為太平紳士及2021年頒發予銅紫荊星章。
大館
現職大館古蹟及藝術館文物事務主管,此前曾擔任香港何鴻毅家族基金會的營運總監、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管及中國藝術部策展人、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中國藝術部策展人、英國愛丁堡大學講師。她為一名藝術史學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藝術和建築,曾發表大量相關著作,並曾與上海博物館及南京博物院聯手籌劃國際大型展覽。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史哲學碩士,香港大學藝術史哲學博士。
中區警署建築群保育活化成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獲譽為保育計劃中的典範,榮膺國際獎項和認可。中區警署建築群包括三座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原本設計作多種維護法律及秩序的用途,高牆內大部分建築並不對外開放。香港賽馬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保育活化建築群,為古蹟賦予新生命與特色。大館成功轉型為展現原真性和充滿活力的文化體驗勝地,貢獻香港文化活力和創意才能,自2018年開幕以來接待超過一千萬位訪客。
是次演講強調大館的保育與活化再用,背後必要和互相關聯的元素,以及當中艱難的抉擇:古蹟的意義和價值 — 保育計劃如何使用國際規範及延續原址的歷史、建築和社會文化價值,管理層面和文化節目決策是如何尊重古蹟的意義;更新變化 — 如何採納與協商改變,順應多變脈絡下的新用途;連結大眾和都市環境 — 考慮到場址與周圍都市景觀的關係,這個計劃怎樣引入公共參與;文化介入 — 各種歷史詮釋和藝術節目、活化空間、其他用途和措施,如何平衡文化、社會以及經濟效益以持續發展。
在解鎖重開後,另作新用的大館依然擁護昔日的精髓,不只透過歷史建築展現那無容置疑的古蹟意義,更透過與香港這座演變之城,還有香港和大灣區以及全球脈絡關係下,定義更廣泛的藝術文化,與社會急切議題作當代互動。
華懋集團
蔡宏興建築師是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在物業發展範疇擁有超過30年的管理經驗,並曾於世界各地擔任專業建築師。他曾任南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及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董事,亦曾為香港政府、機場管理局、港鐵公司、市區重建局、加拿大公共工程、卑詩省建築公司提供專業服務。專業職務以外,他亦在多個非政府組織和專注於社區、設計和創新範疇的專業機構中,擔任領導職務。現為香港建築師學會及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
毫無疑問,每個地方的文化遺產和具歷史價值的舊建築都應得到保育。然而,並非所有歷史建築都可復修或重新營造,故此全面的復修不一定要使建築物回到從前最原本的面貌。不適當的復修甚至可能無端破壞建築物的部份歷史價值,而這些價值是來自該建築長期在社區所擔當的不同角色。而且建築物就原設計所曾作出的部份改動,可能已變得具有相當藝術價值或歷史意義,如此我們更不應堅持將建築物回復原貌。
隨着時間推演,人們的需求亦與過去不同。歷史建築需要現代元素的介入才能延續生命,而非如同木乃伊成為博物館收藏品。是次演講將以香港中環街市為例,討論活化歷史建築面對的挑戰,包括如何做到保存建築物的原貌並帶出其歷史內涵之餘,亦可滿足當前功能上及活化再利用所需。
澳門城市規劃委員會
建築師、博士、ICOMOS 會員,除了從事建築設計及保育,近年亦著力澳門城市建築的研究、教育及推廣,並出版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記憶之外:走回20世紀看澳門建築保育》。
以澳門自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至今,政府部門、社團及高等院學對於文物建築教育及推廣的主要情況作整理歸納,雖然並未全面,仍一定程度反映澳門在該方面的發展與現狀。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澳門城市大學特聘教授,澳門遺產學會監事。研究領域包括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景觀環境設計理論與方法。
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也是澳門450多年來城市發展的重大事件。作為歷史城鎮型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兼具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重的雙重目標。是次演講回顧了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在申遺前後的保護、管理及活化再利用的發展歷程與經驗,同時,針對當前澳門在國家和區域總體戰略規劃背景下的新機遇與挑戰,對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在未來「後申遺」時期的可持續發展方向提出策略性建議。
香港大學建築系
周穎是一位建築師也是一位城市理論家。她對歷史保護、建築重新利用、紳士化[gentrification]、創意城市等題目的研究在2017年出版於《Urban Loopholes: Creative Alliances of Spatial Productions in Shanghai’s City Center》的書中。Critical Planning、 Urban China [城市中國]、 LEAP [藝術界]、Art Journal等期刊發表過她的研究,她也參展於Rotterdam和深圳建築雙年展、慕尼黑Haus der Kunst、瑞士建築館等展覽地點。她本科畢業於普林斯頓,碩士於哈佛,博士於瑞士理工,現職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在高速現代化的進程下,市區重建模式一直以清拆為主要手段。不論過去或現在,這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普遍模式。特別在東亞城市,人們逐漸察覺歷史建築的狀況正因城市高速發展而變差。政策制訂者和普通民眾亦越來越重視歷史建築,自覺捍衛其內在價值,因為這些建築是看得見的文物,能真實地呈現一個城市在社會經濟及文化方面的發展軌跡和成就。
香港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在十九世紀末的公民大學運動的背景下建立,以紅磚建築為體現。它既是具文化意義的歷史遺蹟,也是進行當代保育研究的據點,具相當影響力。是次演講將重點介紹位於香港大學校園內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以及它如何作為有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築的教育和研究重地。
深圳大鵬古城博物館
深圳大鵬新區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長期從事深圳本土歷史、古建築調查與研究,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築史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廣東省南方紅色文化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廣東省、深圳市非遺保護協會理事;深圳市古蹟保護協會監事等職。
《新安縣志》有云:「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其原意是「緣為此地,最為險僻。」1996年,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視察大鵬所城,也題寫了「沿海所城,大鵬為最」,此時則是從文物遺產的價值「最」的意思,即大鵬所城是中國18,000公里海岸線上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海防遺存,是中國「屯兵制」的標本,是中國古代城池類建築營造的重要範例。歷史上大鵬所城與香港九龍寨城、東涌寨城共同扼守珠江口左海路,是省會門戶、珠江鎖鑰,是明清兩代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見證,也是深港歷史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載體。大鵬所城的保護以考古和古建築調查作為規劃與修繕的依據,確保保護工作的原真性和科學性,在文物建築的活化利用上「老瓶裝新酒」,盡可能體現其明清海防衛所的文化個性,突出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服務於深港民眾了解本土歷史文化,並盡可能提供參與、互動體驗的場館與業態,以使得參觀者有異於平時工作與生活環境的感受,打造文化與自然、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香港的文物建築資源豐富,曾作教育用途而獲評級的接近190項,其中33項已被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列為法定古蹟。教育類的文物建築種類多元,將它們串聯起來,可完整勾劃出香港早期教育歷史的輪廓,以至與內地和澳門的關係。
在幅員遼闊的新界,不同氏族承襲祖籍傳統,重視文教,蒙童於學塾或書室接受教育。在它們蛻變成現代村校的過程中,留下了不少文物建築作為歷史印記。另一方面,十九世紀中期已有外國教會來港辦學,目標是培訓華人傳教士,促進在內地傳播宗教。不久政府發展世俗教育,興辦官立學校;教會學校亦在補助計劃下轉型並迅速成長。即使這些學校已多番遷移,部份現存校舍仍有過百年歷史。除了中英語雙軌並行的基礎教育系統,還有專上教育與師範教育等範疇,均有文物建築作時代見證。
是次演講將以文物建築訴說香港的早期教育史,期望以此為起點,進深研究和闡釋大灣區的教育類文物建築,打造大灣區教育文物遊徑,與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發揮協同效應。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香港的文物建築資源豐富,曾作教育用途而獲評級的接近190項,其中33項已被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列為法定古蹟。教育類的文物建築種類多元,將它們串聯起來,可完整勾劃出香港早期教育歷史的輪廓,以至與內地和澳門的關係。
在幅員遼闊的新界,不同氏族承襲祖籍傳統,重視文教,蒙童於學塾或書室接受教育。在它們蛻變成現代村校的過程中,留下了不少文物建築作為歷史印記。另一方面,十九世紀中期已有外國教會來港辦學,目標是培訓華人傳教士,促進在內地傳播宗教。不久政府發展世俗教育,興辦官立學校;教會學校亦在補助計劃下轉型並迅速成長。即使這些學校已多番遷移,部份現存校舍仍有過百年歷史。除了中英語雙軌並行的基礎教育系統,還有專上教育與師範教育等範疇,均有文物建築作時代見證。
是次演講將以文物建築訴說香港的早期教育史,期望以此為起點,進深研究和闡釋大灣區的教育類文物建築,打造大灣區教育文物遊徑,與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發揮協同效應。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曾訪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意利都靈理工大學,廣東省文物專家委員會委員,《建築遺產》、《建築史學刊》及《新建築》編委。
泮塘五約位於廣州西郊荔枝灣畔,是一座多姓宗族聚居的水鄉村落,保存有較多明清、民國建築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10年以來,泮塘五約漸次開展了以歷史格局整理和日常生活空間品質改善為目標的微改造,從看似十分普通的巷道、共有空間入手,適當引入院落,吸引了喜愛樸素和雅靜的人士前來經營和遊賞,與居住於此的村民共處,融入尋常巷陌和日常生活的風景。回顧泮塘五約微改造與社區營造這一仍在持續進行中的過程,可有助於討論平常、日常在歷史環境保育中的重要性。
薄鳧林牧場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高級督導主任,曾長駐薄扶林村服務達11年,現為薄鳧林牧場督導委員會成員。
薄鳧林牧場標誌廿一世紀香港文物建築保育趨勢上的一個里程碑。這幢一級歷史建築建於1887年,為現存唯一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在牛奶公司1985年關閉牧場後一直空置,至2015年香港政府才在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交給香港明愛及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組成的「薄鳧林牧場」營運,至今復修工程已竣工,並於2022年4月開展業務。薄鳧林牧場的保育動力源自薄扶林村地方社群,居民小組搭築交流平台結連文化團體、大學、專業人士、地方組織等力量,將她營造成獨特的地方文化樞紐,以發掘、辨識、聯想及參與等手法,使都會中僅存的歷史聚落生活之道等工農業物質及非物質文化資產能日新又新,回饋社會,提昇香港的城市柔韌力。
薄鳧林牧場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創始主席及薄鳧林牧場有限公司董事。
薄鳧林牧場標誌廿一世紀香港文物建築保育趨勢上的一個里程碑。這幢一級歷史建築建於1887年,為現存唯一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在牛奶公司1985年關閉牧場後一直空置,至2015年香港政府才在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交給香港明愛及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組成的「薄鳧林牧場」營運,至今復修工程已竣工,並於2022年4月開展業務。薄鳧林牧場的保育動力源自薄扶林村地方社群,居民小組搭築交流平台結連文化團體、大學、專業人士、地方組織等力量,將她營造成獨特的地方文化樞紐,以發掘、辨識、聯想及參與等手法,使都會中僅存的歷史聚落生活之道等工農業物質及非物質文化資產能日新又新,回饋社會,提昇香港的城市柔韌力。
薄鳧林牧場
文物保育建築師、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士、香港明愛產業主管及薄鳧林牧場有限公司董事。曾參與的保育項目包括 : 大夫第、覲廷書室、敬羅家塾、九龍寨城公園、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鹽田梓聖若瑟小堂等復修項目。
薄鳧林牧場標誌廿一世紀香港文物建築保育趨勢上的一個里程碑。這幢一級歷史建築建於1887年,為現存唯一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在牛奶公司1985年關閉牧場後一直空置,至2015年香港政府才在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交給香港明愛及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組成的「薄鳧林牧場」營運,至今復修工程已竣工,並於2022年4月開展業務。薄鳧林牧場的保育動力源自薄扶林村地方社群,居民小組搭築交流平台結連文化團體、大學、專業人士、地方組織等力量,將她營造成獨特的地方文化樞紐,以發掘、辨識、聯想及參與等手法,使都會中僅存的歷史聚落生活之道等工農業物質及非物質文化資產能日新又新,回饋社會,提昇香港的城市柔韌力。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歷史學博士,研究館員,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從事博物館及文物保護27年,擅長廣州地方史研究、廣東民間工藝史及保護傳承研究、古建築與文物保護研究等領域。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部主任,主要從事嶺南文物建築的保護和研究,致力於探索文物建築的動態安全監測體系在文物建築中應用,實現文物建築的預防性保護。
是次演講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陳家祠安全動態監測系統的建設為例,圍繞系統建設過程中北斗監測系統、白蟻活動監測以及多項數據監測後台的搭建、技術特點和數據分析情況,結合實際監測的成功個案,證明在文物建築中引入科技保護手段,運用動態安全監測系統有著重要的意義,為發現文物建築潛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延緩珍貴文物的壽命起到積極的作用。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6加入古物古蹟辦事處,負責協助審批及監管法定古蹟的活化及修繕工程;曾參與的重要項目包括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活化項目、前法國外方傳道會修繕工程及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修復工程。
二零一八年九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時,吹倒一棵生長於法定古蹟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旁邊的石牆樹,塌樹嚴重壓毀這座百年古蹟。修繕團隊堅持以原工藝及原材料為原則,輔以先進的三維掃描、打印和鑄鐵技術,成功令古蹟回復舊貌。
講者介紹百年古蹟在天災後的嚴重損毀情況、修繕團隊如何制定保育方案、修復工程中遇到的挑戰、團隊如何運用原工藝及先進技術修復古蹟,以及怎樣透過不同渠道將成功的修復經驗與不同持份者分享。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葉健雄教授為悉尼科技大學科學學院文物保育哲學博士,一直在澳門文化局擔任首席保育和文物科學專家,負責保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內的文物建築。她目前是澳門科技大學的助理教授,指導研究生探索文物建築的保育和活化再利用。
當今世界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複雜而嚴峻的危機,其破壞程度不但無法估量,更持續並迅速地損害環境和生命。官員和政策制訂者試圖把這些損害限制於可控範圍;同時,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也在參與這個拯救過程。最新的研究顯示,建造業及現代建築的運行正製造大量碳排放,這促使專家們加快重新審視傳統建築材料和技術,因為這些材料和技術被認為是人類祖先創造可持續環境條件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秘訣。是次演講介紹澳門文物建築保育中一些常用的本地材料的獨有特性,同時闡述將傳統方法和技術融入教育課程的新方法,為可持續及碳中和的未來做好準備。
紐卡斯爾大學
我對考古的興趣,主要涉及古時人類如何應對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周遭自然環境的互動,從而衍生不同層次的社會意義,建立我們今天見到的歷史遺蹟和景觀。
我目前的研究項目,是建基於我對香港人類歷史的深入了解,透過創新的遙感探測及斷代技術,為香港的高地歷史景觀,進行記錄、描述和斷代。
過往的考古學家從香港沿海低地進行大量考古發掘和研究,證實該處的人類活動已有約6,500年歷史。然而,山脈高地一般被視作「大自然」,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致使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然而,透過廣泛的遙感數據,證明香港高地早已呈現人類活動痕跡,較明顯的是梯田。
是次演講以我們的研究項目,探討如何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結合景觀考古學、地球科學、歷史研究、遙感探測、科學斷代和數碼地理空間分析的創新方法,研究高地景觀的成果。
是次演講以地區歷史、考古和保育管理作為研究背景,探索如何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統(ArcGIS),對舊地圖、數碼正射影像和機載鐳射掃描(LiDAR)數據進行定位及空間分析;然後概述如何使用歷史景觀特徵(HIC)進行闡釋;最後,將討論如使用剖面光釋光分析和測年技術(OSL-PD)為高地的用途,建立一個時間框架。
紐卡斯爾大學
(Prof. Sam Turner為該講題論文作者之一,並不作演講。)
過往的考古學家從香港沿海低地進行大量考古發掘和研究,證實該處的人類活動已有約6,500年歷史。然而,山脈高地一般被視作「大自然」,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致使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然而,透過廣泛的遙感數據,證明香港高地早已呈現人類活動痕跡,較明顯的是梯田。
是次演講以我們的研究項目,探討如何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結合景觀考古學、地球科學、歷史研究、遙感探測、科學斷代和數碼地理空間分析的創新方法,研究高地景觀的成果。
是次演講以地區歷史、考古和保育管理作為研究背景,探索如何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統(ArcGIS),對舊地圖、數碼正射影像和機載鐳射掃描(LiDAR)數據進行定位及空間分析;然後概述如何使用歷史景觀特徵(HIC)進行闡釋;最後,將討論如使用剖面光釋光分析和測年技術(OSL-PD)為高地的用途,建立一個時間框架。
香港建築署
現職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築署總工程策劃經理,自1994年起成為註冊建築師,1995年起獲得認可人士(名冊1)資格。她在建築署從事專業建築及項目管理工作超過25年,在不同類型的公共建築工程方面擁有豐富和廣泛的經驗,包括文物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矗立於小山崗上,可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大樓建於1917年,由花崗岩和紅磚建成,屬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由於大樓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政府於1989年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大樓列為法定古蹟。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的活化再利用始於1953年,為配合不同政府部門的用途,曾在內部進行多項改造。最近大樓已進行全面修復,為新的用途作好準備—供法律相關組織作辦公地方,作為香港法律樞紐的一部份,協助法律相關組織的組成、發展及作其他相關用途。
我們將以活化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的經驗,分享如何在保育歷史建築的同時,修復大樓以符合現行的法例規定和用途所需。我們亦會分享過程中所用的修復方法和技術,令這幢瑰麗的歷史建築重新綻放光芒。
Ptah Heritage Limited
文物建築保育顧問,負責建築署的改建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項目。從事文物建築相關工作20年,曾負責多個文物建築保育項目,涵蓋傳統中式本地建築、殖民地建築和現代建築,當中有簡單的維修和改造、全面的保育工程,亦有詳細可行性研究及大規模的活化再利用項目,規模各異。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矗立於小山崗上,可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大樓建於1917年,由花崗岩和紅磚建成,屬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由於大樓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政府於1989年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大樓列為法定古蹟。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的活化再利用始於1953年,為配合不同政府部門的用途,曾在內部進行多項改造。最近大樓已進行全面修復,為新的用途作好準備—供法律相關組織作辦公地方,作為香港法律樞紐的一部份,協助法律相關組織的組成、發展及作其他相關用途。
我們將以活化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的經驗,分享如何在保育歷史建築的同時,修復大樓以符合現行的法例規定和用途所需。我們亦會分享過程中所用的修復方法和技術,令這幢瑰麗的歷史建築重新綻放光芒。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文化遺產保護科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文化遺產保護科負責人,長期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負責文物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博物館建設與管理等業務,完成了東湖旅店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惠州蘇東坡祠、東坡紀念館等的保護與陳展。
東湖旅店建於1935年,是惠州最早的歐式建築。1941年冬,日軍攻陷香港,被困的文化界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處境危險,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對此極為關注,時任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多次電示中共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迅速將他們營救出來。在中共中央的指導下,東江抗日游擊隊開展了一場被茅盾譽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搶救文化界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800餘人。東湖旅店作為秘密大營救惠州接送站,成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地。惠州對東湖旅店進行了修繕,開闢為營救文化名人陳列館,成為大灣區紅色教育基地最熱打卡點之一。
婆仔屋文創空間
馬若龍以其優秀及極具創意之作品成為國際知名之得獎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設計師及藝術家。出生於澳門,曾就讀於澳門、葡萄牙、德國及瑞典,1983年返回澳門工作。他經常應邀於歐洲、美國及亞洲之美術館及大學參展及演講。他是一名大學教授及社會領袖並服務於多個民間組織及政府委員會。
在1987年獲澳門總督頒授文化功績勳章,1999年獲澳門總督頒授澳葡政府最高榮譽 -「英勇勳章」,以及獲葡萄牙總統頒授「葡萄牙共和國大爵士勳章」。200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專業功績勳章」。2019年獲澳門國際研究所頒發「2019年特徵獎」。
澳門望德堂區是擁有450年歷史的文物地點,位於北段城牆外,建立於十六世紀,為方便收容澳門痲瘋病人。該區毗鄰城牆北段,由大三巴炮台一直延伸至東望洋炮台。望德堂區於1903年重建,是澳門首個有效實施城市規劃的地點,涵蓋社會住房和長者住宅,是現今婆仔屋文創空間位置所在。整個婆仔屋建築群於2004年進行復修,靠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現已成為地區和澳門整體的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心,吸引了不少文化和藝術協會進駐。雖然擁有複雜的文化藝術背景,但項目只花了三年時間便完成復修工程,取得非凡成就。整個工程曾由多個國際媒體拍攝紀錄,並榮獲2009年澳門建築師協會建築設計金獎。
除了尊重所有原始的建築設計、材料和技術外,我們還着意保留平凡建築的謙遜特徵。這種做法在這裏並不常見,因為人們總希望炫耀財富,為建築物複製或添加不必要的巴洛克和黃金裝飾。
婆仔屋文創空間不僅公認是建築復修工程的典範,更促進了整個片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保護中心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ICCROM Award獲得者。長期從事文化遺產保護教學、研究和實踐,主持大量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規劃、保護設計,參與多項與世界遺產相關監測、評估、審核及國際培訓專案。
北京中軸線是具有潛在世界遺產價值的建築和空間群組。其價值辨識過程是理解其內涵的文化精神傳承、發展的過程。對其遺產價值的專業闡釋如何轉化為公眾的認知,是提高市民遺產保護自覺性,促進社會廣泛參與遺產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北京中軸線在價值發掘和保護過程中,通過社會推廣和社會參與專案,引發市民對這一遺產的關心,促進市民參與遺產價值的講述和遺產保護,成為近年北京城市更新和可持續發展的促進因素。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建築學博士,研究館員。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理事長。廣東省政協委員。長期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主持或參與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抗戰時期華南辦學舊址、南粵古驛道、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等重點專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廣東省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住建部名城委專家庫專家。
抗戰時期,為躲避戰火,我國眾多學府曾踏上艱辛的遷徙辦學之路。粵港澳地域相連,文脈相通,三地文化教育機構在烽火中守望相助,留下了共同的教育記憶。自2019年起,廣東省依託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以深挖抗戰時期粵地教育歷史為基礎,開展了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建設,至今已初具規模。對抗戰辦學遺址進行保護和修繕,融合自然地理與人文歷史資源打造教育文化遺產遊徑,舉辦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當下,粵港澳正聯動建設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容納進三地抗戰辦學史蹟,關聯我們共同的教育遺產,將豐富遊徑系統的歷史內涵,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體驗,同時也是凝聚民族精神、共建人文灣區的助力。
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
中山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碩士,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自2019年起參與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建設,進行抗戰教育歷史研究及辦學舊址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
抗戰時期,為躲避戰火,我國眾多學府曾踏上艱辛的遷徙辦學之路。粵港澳地域相連,文脈相通,三地文化教育機構在烽火中守望相助,留下了共同的教育記憶。自2019年起,廣東省依託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以深挖抗戰時期粵地教育歷史為基礎,開展了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建設,至今已初具規模。對抗戰辦學遺址進行保護和修繕,融合自然地理與人文歷史資源打造教育文化遺產遊徑,舉辦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當下,粵港澳正聯動建設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容納進三地抗戰辦學史蹟,關聯我們共同的教育遺產,將豐富遊徑系統的歷史內涵,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體驗,同時也是凝聚民族精神、共建人文灣區的助力。
文物保育專員
蔣志豪先生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學士,1995年加入政府任職政務主任,處理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相關事務。他於1998年調任香港駐布魯塞爾經濟貿易辦事處,出任香港駐歐洲聯盟助理代表。
蔣先生在2002年返港後加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負責一般收入及稅收政策。他在2007年調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負責監督選舉制度與立法工作,其後他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政務助理,專責香港政制發展。
蔣先生於2012至2016年擔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負責處理電訊政策,期間積極參與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
蔣先生於2016至2020年出任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代表特區政府與美國西部19個州份磋商,加強彼此的經濟聯繫。
蔣先生自2020年11月起出任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一職。
由1976年訂立《古物及古蹟條例》至2008年成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及其後的政策措施,香港在推行文物建築保育方面一直不遺餘力。透過2019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2020年啟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香港可發揮國際視野、配合其中外共融的歷史背景,成為大灣區與海外地區接軌的橋樑。
通過粤港澳大灣區的跨地域合作和交流,各城市可以互相配合、互補不足,在文物建築保育上產生協同效應,宣揚中華文化,並增強香港與大灣區内人民的身份認同。
澳門特區文化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