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文物复现.绣阁犹馨

每次发现文物,都令我们对香港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感到振奋!

翻查资料,古物谘询委员会在2008年向古物事务监督建议玛利诺修院学校为法定古迹时,文件提及修院曾设有缝纫绣坊。当时只有文字档案,岂料2020年底在修院结构勘探工程中,却意外发现藏在玛利诺修院阁楼的缝纫绣坊文物;经过专业修复和整理后,在玛利诺修院学校基金会的支持下,缝纫绣坊的珍贵文物可以在「文物复现.绣阁犹馨」展覧中展出。细味展览中的展品,就彷彿走进上世纪三十年代修院内生意盎然的缝纫绣坊。修女的组织能力,加上绣坊女工的勤奋,既改善女工和她们家人的生活质素,也透过绣坊的出品,把香港弹丸之地与世界联系起来。

古物古迹办事处同事从文物考证,于展览还原当年神职人员的祭衣款式,包括(从左至右)衲衣、长斗篷式祭衣连饰带、红衣主教的无袖外衣、短斗篷祭衣。右下角为用长丝线织成的衣饰配件(收藏于纸盒内)。
古物古迹办事处同事从文物考证,于展览还原当年神职人员的祭衣款式,包括(从左至右)衲衣、长斗篷式祭衣连饰带、红衣主教的无袖外衣、短斗篷祭衣。右下角为用长丝线织成的衣饰配件(收藏于纸盒内)。

发现文物的过程可说极为出人意表。玛利诺修院学校基金会开展保育修院的工作,委讬专业人士勘察修院结构。当工人移除假天花后,赫然发现阁楼内有大批收藏妥善的珍藏文物,包括缝纫及刺绣用品和丝线,刺绣图案卷轴、衣料及配饰、订单、图样等等;也有家居用品,例如茶具等,非常珍贵。

上世纪二十年代玛利诺修女远渡来香港宣教、办学和服务社会,并于1924年设立工业部门,教导基层妇女缝纫和刺绣,制作天主教神职人员司铎长袍(祭衣);绣坊的出品手工精巧,在阁楼发现三千多张订单,九成来自美国各州,较特别的包括美国航空母舰Kitty Hawk(小鹰号)的订单,其余一成订单来自世界各地,最重要的要数罗马天主教廷梵蒂冈的订单。

缝纫绣坊的神职人员祭衣式样
缝纫绣坊的神职人员祭衣式样

「文物复现.绣阁犹馨」展览,精选70件珍贵物品,这件司铎长袍是从美国奥西宁的玛利诺修女会总会借出,衣领上有「南中国香港玛利诺修女会缝制」的标籤。
「文物复现.绣阁犹馨」展览,精选70件珍贵物品,这件司铎长袍是从美国奥西宁的玛利诺修女会总会借出,衣领上有「南中国香港玛利诺修女会缝制」的标籤。

文物中浮现的点滴历史,让人更欲了解修女办学、绣坊女工的巧手如何缝制既合身又令神职人员满意的祭衣,我们也与盲人辅导会合作,透过口述影像方式及特制展品,与视障朋友一起欣赏这展览;「文物复现.绣阁犹馨」展览在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展期至9月14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段尘封的历史。

作者为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

(本文刊于二○二二年八月十八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