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

香港地处中国南疆一隅,在只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建筑却星罗棋布,种类繁多,风格多元,有些已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获列为法定古迹,也有些获评定为不同的历史建筑等级,受行政措施保护。

这些历史建筑中,有不少与近代中国历史事件或杰出人物息息相关;部份建筑更见证辛亥革命后,赴港文士为传承国学的文化活动,或承载着香港沦陷、1941年「秘密大营救」行动等感人故事。

二十世纪初,不少前清翰林学士和文士南迁至香港,他们文化素养深厚,乐于办学授课。前清翰林院编修赖际熙于1913年出任香港大学文学院汉文讲师,他后来得商界支持,于1923年在般咸道20号成立「学海书楼」,与一众文儒学者教授经典。「学海书楼」收藏典籍甚丰,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书楼部分藏书移至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法定古迹)。其后香港大会堂(法定古迹)落成,大会堂图书馆借存「学海书楼」34,600余册藏书。2001年,藏书迁往香港中央图书馆予公众阅览,继续「学海书楼」承传国学的使命。

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为香港现存最早的儒学发扬地。曾在讲堂内演讲的著名学者及文人包括钱穆、唐君毅、饶宗颐、许地山、萧红、茅盾、郭沫若等。
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为香港现存最早的儒学发扬地。曾在讲堂内演讲的著名学者及文人包括钱穆、唐君毅、饶宗颐、许地山、萧红、茅盾、郭沫若等。

清廷1905年废除科举,西方宗教和学术日渐冲击中华文化,不少在港华商冀以传统伦理凝聚社会,倡议建立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广邀名儒讲学,教育大众。讲堂的地段由华人领袖简孔昭捐出。讲堂于1935年落成,为香港现存最早的儒学发扬地。

培育人材,拓展青年知识,不得不提屯门「达德学院」(今为何福堂会所,内有一项法定古迹及四项已评级历史建筑)。学院取名自《礼记‧中庸》的「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二战结束后,周恩来、董必武等倡议在香港设立大学,为国家培育人材;学院于1946年成立,得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免租借出私人别墅「芳园」作为校舍。曾在学院任教的著名学人包括何香凝、乔冠华、茅盾、曹禺、郭沫若、侯外庐等。「达德学院」的创立,既让一众南来学者发挥所长,亦为青年提供接受教育、拓展知识的机会。「达德学院」于1949年停办,合共培育学生一千多人。校舍后来由伦敦传道会购入,至1961年移交予中华基督教会,成立何福堂书院。

西贡黄毛应村玫瑰小堂,曾是港九大队成立地点及驻扎地。
西贡黄毛应村玫瑰小堂,曾是港九大队成立地点及驻扎地。

在文化领域以外,香港与内地的联系也相当紧密。抗日期间,更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1941年香港沦陷,翌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的港九大队,于西贡黄毛应村一所閒置的教堂──玫瑰小堂成立。港九大队曾参与香港「秘密大营救」行动,安全护送八百多名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及部分国民党军政官员和家属,穿越日军重重封锁,辗转经粤北转移至大后方。这场大营救前后历时三个月,被营救人士包括哲学家胡绳、外交家乔冠华、科学家高士其、画家何香凝、诗人柳亚子、作家茅盾、电影明星胡蝶等;本港的电影明星吴楚帆、黄曼梨、张瑛、梅绮、白燕等也在营救之列。

曾在1941年于「秘密大营救」作为重要中转站的元朗杨家村「适庐」,杨家后人至今仍居住于此。
曾在1941年于「秘密大营救」作为重要中转站的元朗杨家村「适庐」,杨家后人至今仍居住于此。

当年的撤离路线分东、中、西三线,东线从港岛渡海至东九龙,经陆路至西贡,再由企岭下乘船到达大鹏湾的沙鱼涌;西线则由港岛坐渔船至澳门,再转移至台山、斗门一带;中线转移的人员,从港岛乘船到西九龙,走青山道至荃湾,翻越大帽山后,到达元朗杨家村「适庐」(二级历史建筑),之后再经落马洲进入东江纵队驻地龙华白石龙村,路程约五十公里。

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更多丰富精彩的故事,在香港文物探知馆的「血浓于水: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展览中,透过140件精选珍贵展品,向大家娓娓诉说连绵悠长、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展期由即日起至11月20日。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