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新界春祭祭品小老鼠必备寓意丰收

祭台上放满春祭祭品,整齐排列,一丝不苟。
祭台上放满春祭祭品,整齐排列,一丝不苟。

仲春之际,又是到新界亲亲大自然的好时节。新界的行山径贯穿不少传统村落,游走其中会经过大大小小的祠堂。祠堂是新界宗族举行传统节庆、祭祖及聚会的重要场所。农历新年过后,部分宗族会在农历二月举行春祭,既是慎终追远的体现,也是凝聚族人的传统习俗。

始建于雍正初年,并于干隆年间重修的上水廖万石堂于1985年被列为法定古迹,是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廖族每年在二月初二举行春祭,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降雨的龙王抬起头来,意味来年雨水充足,可以开始春耕。廖氏会在当天拜祭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富足。

春祭有甚么祭品呢?早年在农耕社会,都以寓意农产丰收的食物作祭品。基本祭品是「三牲酒礼」,即猪、鸡、鱼(或海味)、茶、酒、饭、汤羹和斋菜。另外有「五生五熟」,即生熟菜肴各半分成十碟,寓意五谷丰收;猪肉切成格状方块代表有田有地;把猪肚摆成小老鼠模样,象征丰收有老鼠偷吃谷物;而把猪心雕成松果,取其「多子」的意思。其他祭品还有鲍、参、翅、肚、干瑶柱、虾干、冬菇、蠔豉、发菜和鱿鱼十种海味、水果甜点,以及五个分别写上「福」、「禄」、「寿」、「双」、「全」五字的寿饼。

廖万石堂的正立面以红砂石突显中轴线上的正门入口,脊饰丰富,具浓厚的传统特色。
廖万石堂的正立面以红砂石突显中轴线上的正门入口,脊饰丰富,具浓厚的传统特色。

廖万石堂是本港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具优美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上水廖族先祖廖仲杰于元代中叶自褔建南迁广东,辗转定居上水双鱼河。十八世纪时上水廖族家势显赫,廖万石堂的建筑足可印证。祠堂属三进两院式布局,祖先木主祭于后进祖龛,整座建筑装饰华丽,而灰塑、木刻、壁画等细部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装饰,樑架及斗栱雕工精致。祠堂多处选用昔日较为珍贵的红砂石为建筑材料,彰显廖氏族人的财富及地位。

廖万石堂装饰华丽,樑架及斗栱雕工精致,寓意吉祥。
廖万石堂装饰华丽,樑架及斗栱雕工精致,寓意吉祥。

位于粉岭龙跃头的松岭邓公祠,是龙跃头邓氏的大宗祠,亦是本港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邓氏至今仍然保留乡村传统风俗,除了举行春、秋二祭、天后诞、正月十五的点灯仪式外,还有十年一届的太平清醮。邓氏的春祭每年二月初一举行,由族长担任主祭,代表族人拜祭,祈求先祖庇佑家族兴旺,族人再依辈份长幼向太公上祭。

粉岭龙跃头松岭邓公祠。
粉岭龙跃头松岭邓公祠。

粉岭龙跃头的松岭邓公祠春祭由族长担任主祭。
粉岭龙跃头的松岭邓公祠春祭由族长担任主祭。

松岭邓公祠建于十六世纪初,是龙跃头邓氏为纪念开基祖邓松岭而建的祠堂,于1997年列为法定古迹。祠堂属中式传统三进三开间建筑,挡中设于中进明间,后进明间供奉历代祖先神主,包括邓族二世祖邓自明及其妻宋皇姑赵氏的木主,木主饰有龙头,表示帝室后裔,皇姑生四子,长子定居龙跃头;左次间供奉乡贤或功名显赫的族人,包括舍命救主人的忠仆邓师孟;右次间则供奉对宗族有贡献的先祖。建筑的祖龛、樑架、簷板和墙壁等部分均饰以精致的木刻、石刻、灰塑或书画,造工精湛,图案题材寓意吉祥。

松岭邓公祠后进明间供奉历代祖先神主,当中饰以龙头的神主属二世祖邓自明与宋室皇姑赵氏(右二)。
松岭邓公祠后进明间供奉历代祖先神主,当中饰以龙头的神主属二世祖邓自明与宋室皇姑赵氏(右二)。

松岭邓公祠的木雕细部,图案题材寓言吉祥,并具教育意义。
松岭邓公祠的木雕细部,图案题材寓言吉祥,并具教育意义。

松岭邓公祠正立面的簷板和脊饰细部。
松岭邓公祠正立面的簷板和脊饰细部。

春祭经历数百年的沉淀,已成为新界宗族的传统和文化瑰宝,当中蕴含宗族对先人的敬意和祈求丰收富足的期盼。过往,传统习俗透过前人口耳相传,得以传承;现时已可透过科技协助,上水廖族今年特别制作了春祭教学短片,让后辈认识宗族祭祀仪式,传承传统习俗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三年三月三十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