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血浓于水的氏族情

屏山邓族在会场竖立大型花牌,以庆祝族谱修缮完成。
屏山邓族在会场竖立大型花牌,以庆祝族谱修缮完成。

我在刚过去的星期日与一众屏山邓族长老和嘉宾出席了该氏族的族谱修缮完成典礼,深深感受到氏族对先祖的敬意,及对传承传统文化和氏族历史的热忱。

在父亲节这个特别日子举行族谱修缮完成典礼,饶有意义,因为两者都是表达对家族长辈的敬意和爱意,是维系家庭、家族和氏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编撰族谱是梳理宗族源流、历史和发展的重要工程。适时编修族谱有助教化子孙后代薪火相传、寻根溯源,意义重大。今次屏山邓氏编修族谱,历时六载,超过百位族中长老及学者参与其中。族谱让族人了解氏族世系繁衍、祖训和嘱咐,并阐述族中的重要人、事和物,修谱工作实在是肩负氏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显示族人血浓于水之情。

屏山邓族各房长老穿上长衫,在邓氏宗祠进行传统的祭祖仪式,敬告祖先已完成修编族谱。
屏山邓族各房长老穿上长衫,在邓氏宗祠进行传统的祭祖仪式,敬告祖先已完成修编族谱。

当日早上八时半,屏山邓氏族人已在法定古迹邓氏宗祠聚集,开始祭祖仪式流程。族人预备烧猪、鱼、鸡、饭、族谱等祭品拜祭祖先,邓族各房长老身穿长衫,按礼生指示,向历代先祖神主跪拜和献上三牲酒礼,敬告祖先族谱已修编完成,邓族子弟的谱系得到祖先确认,仪式洋溢着族人慎终追远的情怀。邓族长老告诉我,族中的年轻成员十分重视修编族谱的工作,并坚持以传统仪式进行祭祖程序,长老也十分乐见宗族文化得以传承。

今次屏山邓氏编修族谱,历时六载,超过百位族中长老及学者参与其中。
今次屏山邓氏编修族谱,历时六载,超过百位族中长老及学者参与其中。

邓族傍晚在邓氏宗祠外举行大型的屏山邓氏族谱修缮完成典礼,广邀散居香港、深圳、江西等不同地域的邓氏族人和宾客,共同见证和庆祝这个重要时刻。礼成之后,邓族在祠堂前广场举行千人盆菜宴,所有族人不论贫富和地域均可参加,代表宗族子弟平等相待,和嘉宾打成一片。

我在典礼贺辞中除了恭贺屏山邓族与一众学者完成了艰巨的族谱编修工作外,亦特别感谢屏山邓族多年来支持政府的文物保育工作。早在一九九三年,邓族已与政府携手成立香港首条文物径——屏山文物径。文物径串连了区内重要古迹,并设有资料板介绍古迹的背景,令市民和游客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在过去三十年,屏山文物径不断改善,径上的古迹已增至十四处,其中五处(邓氏宗祠、愈乔二公祠、聚星楼、达德公所和仁敦冈书室)更被列为法定古迹。屏山文物径多年来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参观,感受新界的传统面貌及宗族生活。

散居香港、深圳、江西等不同地域的邓氏族人专程回到屏山,与宾客共同见证和庆祝这个重要时刻。
散居香港、深圳、江西等不同地域的邓氏族人专程回到屏山,与宾客共同见证和庆祝这个重要时刻。

为支持文物保育和文教的工作,古物古迹办事处与屏山邓族携手合作,为邓氏宗祠及愈乔二公祠约共超过三百块的历史神主进行记录和修复,亦会安排古迹办的「文物之友」及「青少年文物之友」协助相关工作,以传承文物修复知识和分享经验,并秉承屏山邓族致力文教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

古物古迹办事处与屏山邓族携手合作,记录和修复祠堂内的神主。
古物古迹办事处与屏山邓族携手合作,记录和修复祠堂内的神主。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三年六月二十二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