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修缮是极为复杂的工作。从人文层面考虑,历史建筑盛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脉、回忆等,复修时要深入了解建筑蕴含的讯息。从工程层面理解,历史建筑出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理环境、使用情况、维修等有关。很多时看来是小问题的情况,也可能反映异常复杂的因素,需要深入研究、按步就班,并抽丝剥茧去解决。
或许我以刚竣工的上水廖万石堂中进矫偏工程,与大家分享我对历史建筑修缮的体会。在我初上任时,古物古迹办事处同事向我讲解重要的古迹修缮工程,其中一项便是廖万石堂的矫偏工程,即「矫正偏斜结构工程」。
廖万石堂是新界廖氏的总祠,属三进三开间两天井形制,是香港祠堂建筑中最大规模的形制,于1985年被列为法定古迹。廖万石堂的艰巨矫偏工程,要从2009年察觉廖万石堂中进的山墙(即侧墙)有斜倾情况说起。古迹办技术团队测量后发现,斜倾问题并不寻常,中进南、北山墙与木樑架结构偏离垂直线最多超过十厘米,整体向南倾侧,如处理不善,会影响廖万石堂的结构。就此,古迹办与廖族以及工程团队,展开在香港首项规模如此庞大的历史建筑矫偏工程。
廖万石堂中进一堵山墙偏斜,偏离垂直线最多超过十厘米。(图左)从廖万石堂中庭看到中进山墙斜倾状况;(图右)从外部见到山墙的情况。
这项矫偏工程最大的难处在于规模庞大、程序复杂和无先例可援;加上廖万石堂建于清雍正初年,距今约三百年,其建筑结构和设计均无文献可供参考。此外,斜倾的山墙连系着正脊、樑架、木柱、石柱、屋顶等多个重要建筑构件。工程团队一方面费煞思量如何展开工程,同时参考了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汤国华教授的顾问研究报告,逐步拆解相关结构,令工程顺利展开。扶正山墙的工程纵使如履薄冰,大家都迎难而上,最终排除万难,工程得以圆满完成。
历史建筑矫偏工程步骤繁多,必须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程团队先为主结构筑起临时支撑,用探井勘察原有地基和土质,再以钢筋混凝土加固地基。其后,将中庭院墙和中进的山墙矫偏工程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将中庭的院墙和中进山墙的结构分离,完成中庭院墙矫偏后,再进行山墙矫偏的预备工程,包括加强临时支架、逐一移除屋顶瓦片,然后遂组松开连系着山墙的组件,包括桁条及樑架。每个组件松开的次序必需要仔细考量和安排,按部就班逐一松解。在预备工程中,团队移除两堵山墙之间屋脊上的瓦片超过三万片,共松开39条总长达192米的横樑,处理三十多个结构连接位,工程殊不简单!
矫偏工程期间,工程团队以临时支架支撑主脊构件。
工程人员在移除屋瓦后详细检查祠堂第二进木樑状况
松解樑架后接着要扶正山墙及柱子,这可说是整项工程最令人胆颤心惊的一环,既要扶正山墙及柱子,同时又不可影响其他结构,这涉及对南、北两堵山墙进行的「一拉一推」(即是把一边山墙向内拉回原位,把另一边山墙向外推直),要拉多少推多少呢?工程团队要按力学设计整套矫偏装置,既要在场监控结构构件的状况,又要适切地保护现场装饰构件和墙画,实在一点也不容易!
这项矫偏工程有赖廖氏族人、学者、外判工程人员以及古迹办优秀的团队,众志成城,锲而不舍寻找解决方案才得以圆满完成。此项工程亦为团队和族人累积中式传统建筑修缮和矫偏的经验,令有关知识得以传承,对文物保育工作尤为重要。现时廖万石堂已经重新对外开放,大家参观时不妨留意一下这两堵为香港历史建筑保育写下重要一页的山墙。
廖万石堂于矫偏工程完成后已重新对外开放。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三年八月三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