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大家不妨趁周末和假期到户外走走,甚至来一趟深度古迹探索之旅,打打卡之余,细味它们的历史、建筑特色,及与周边大自然如何和谐并存,在合适保育方案下,彰显它们的独特性。
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今个月至11月底的「古迹周游乐」活动,介绍十个与绿化及园境相关的法定古迹和历史建筑。透过相关活动,大家可以发掘这些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以及它们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我们由2011年开始,每年举行「古迹周游乐」活动,透过不同主题为大众介绍历史建筑,并推出免费导赏团,带大家深入探索香港的古迹文物。
今年「古迹周游乐」的十幢历史建筑,有三幢位处九龙公园和香港公园内,分别为前威菲路军营第S4座,以及第S61和S62座,它们均为一级历史建筑,并已活化为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和香港文物探知馆;香港公园内的茶具文物馆则由旧三军司令官邸活化而成。这些历史建筑和周边的绿化环境和谐融合,大家可细心感受它们的历史和绿化元素兼备的氛围。
九龙公园内的前威菲路军营第S61及第S62座(左)现为香港文物探知馆,用作文物教育及宣传活动;第S4座(右)则活化为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向市民推广卫生教育资讯。
香港公园内的茶具文物馆,原名司令总部大楼,又名旗杆屋,是本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因应本港的气候环境,建有宽阔游廊。
位于柴湾鲤鱼门公园的三座法定古迹,原为旧鲤鱼门军营的皇家炮兵团军官宿舍(军营第七座)、士兵宿舍(军营第十座)和军官食堂(军营第二十五座),现用作咖啡阁、康乐馆,营舍和活动室等。旧鲤鱼门军营是英军在香港最早设置及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扼守维多利亚港东面入口。大家参观这三座分布于山坡上不同位置的建筑时,可以想像军营有多么重要的战略位置。
同样位于港岛东区的鲗鱼涌柏架山,是多元的生态天堂;前身为太古糖厂高级职员宿舍的林边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正是藏身于绿树林荫的柏架山道上。
鲤鱼门公园第十座(左)于1890至1895年间落成,属简约古典风格建筑。由红砖建成的林边屋(右),又名红屋,建于1920年代,已活化为林边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
配合今年绿化主题,不得不提「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下两个推广和实践自然保育及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它们是位处大埔运头角小山丘上的绿汇学苑,它的前身为旧大埔警署,已被列为法定古迹;以及于今年五月正式开幕,位于上水古洞的二级历史建筑——何东夫人医局•生态研习中心。
活化计划下的绿汇学苑(左),前身是建于1899年的大埔警署,为新界首间警署及警察总部;何东夫人医局(右)于1933年落成,为新界区最早期乡郊诊疗所之一。
同为活化计划的另外两个项目,位于薄扶林、属一级历史建筑、前身为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的薄凫林牧场,以及已活化为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已获评为三级历史建筑的前粉岭裁判法院,现已成为不少电影取景场地;两者四周都保留了不少树木和新栽种了很多植物,很值得欣赏。
同为活化计划下的薄凫林牧场(左)建于1887年,是牛奶公司在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之一;而建于1960年的前粉岭裁判法院(右),是新界首座裁判法院,现为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
最后介绍的是位于土瓜湾的二级历史建筑牛棚艺术村。作为前马头角牲畜检疫站,这组红砖建筑群现时为艺术工作者和团体提供活动场地,毗邻的牛棚艺术公园不但蕴含丰富的绿化及园境设计,亦保留不少昔日牛棚的遗迹。
牛棚艺术村建筑群建于1908年,是香港硕果仅存的战前牲畜检疫站,它于1999年上水屠房启用后关闭。
值得一提是,参与今年「古迹周游乐」的香港文物探知馆和绿汇学苑,先后于2007年和201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判团创新嘉许奖和荣誉奖,以嘉许本地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活化再利用的高水平。
今年活动获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支持,导赏活动将与参加者分享历史建筑和对周边树木的保育,大家欣赏历史建筑的同时,也不要错过相关园境设计的心思。
「古迹周游乐」的免费导赏活动举行至11月底,市民也可于开放时间参观这些历史建筑。相关巡迴展览现于多个商场、政府场地和图书馆举行至12月底,欢迎大家参观。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