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参观岭南传统建筑,例如庙宇和祠堂,都会被它们的屋脊及墙头上的灰塑吸引,它们色彩艳丽,造型栩栩如生。灰塑与厚重简单的屋顶,形成鲜明对比。
灰塑原先是用来美化建筑接驳位和防止风沙雨水渗入建筑,但由于灰塑主要材料是石灰,既可吸水,又可挥发水分,间接调节了微气候,十分适合炎热潮湿的岭南地区;石灰的碳酸钙成分又可令灰塑的色彩保持鲜艳,因此,从明清两代起,灰塑在岭南便十分流行,亦渐渐成为岭南传统建筑其中一大特色。匠师会根据建筑主人的意愿构思灰塑作品,并在现场施工,所以每幅灰塑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
广州陈家祠山墙上色彩艳丽的灰塑。(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在刚过去的周末,古物古迹办事处举办「岭南传统建筑讲座/工作坊系列-灰塑工艺」,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灰塑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师傅介绍灰塑的起源、艺术及文化价值,并指导学员制作「福到眼前」灰塑,亲身了解这项岭南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
邵师傅指出,灰塑的材料十分地道,包括石灰、稻草、玉扣纸、糯米粉、红糖、盐、桐油、 颜料等,通过加工发酵,再用铜丝、竹钉、铁钉、瓦片等作为骨架,使用灰匙、锤子等工具在骨架上逐层加上草筋灰和纸筋灰,塑造不同的造型和纹饰,之后上彩而成。虽然材料和工具都是简单和常见,但灰塑的制作并不简单,每一步骤都必须细心和耐心进行,例如石灰需要充份发酵后才可使用;以发酵后的石灰混合干稻草及合比例的糖而制成的草根灰,每次只可在构图上涂抹三厘米厚,待干透后才可再涂另一层三厘米等;另外,灰塑是现场制作,工匠必须忍受炎热或严寒的天气,殊不容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灰塑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师傅介绍灰塑工艺和指导学员完成「福到眼前」灰塑作品。
岭南地区经常受台风影响,为减少强风对建筑屋顶的破坏,传统建筑的屋顶多采用厚重的辘筒灰瓦,屋脊甚至以青砖砌筑,以增加重量。色彩班烂的灰塑为平实的屋顶和屋脊增添色彩,并令它变得轻巧活泼,更可展示建筑主人的美好愿望和匠师的高超手艺。
八乡元岗村梁氏宗祠正脊灰塑构图丰富,既有祈福平安,亦有吉祥富贵、多福多寿多子等寓意。
屋顶正脊上的灰塑装饰,多以吉祥动植物,例如凤凰、麒麟、公鸡、鲤鱼、龙、狮子等为题材;两侧附以花篮、花瓶或诗文;垂脊的灰塑一般较为简单朴素。
粉岭龙跃头松岭邓公祠垂脊的卷草纹灰塑是香港常见的灰塑装饰。
「率履不越」是元朗屏山清暑轩其中一幅灰塑作品,寓意整理好衣冠后才可外出。
目前广府地区可考证,最早制成的灰塑是佛山祖庙建于明代正德六年(1512年)的「郡马梁祠」牌坊。
佛山祖庙「郡马梁祠」牌坊。(图片来源: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大量建造祠堂和庙宇,灰塑装饰亦随之迅速发展,成为富有岭南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吸引大批工匠投身灰塑行业。随着明清两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灰塑建筑装饰在东南亚一带也有庞大市场。
香港也曾孕育名满省港的灰塑大师,今天我们仍可在西环青莲台鲁班先师庙欣赏到著名灰塑大师邓子舟(1851-1930年)及授男邓居谦的作品,非常珍贵。邓子舟是广东肇庆高要人,十余岁到香港拜师学艺,后来成为省港灰塑艺术大师,作品遍布当时的香港、广州、佛山、陈村、石龙等地;儿子邓居谦(1902-1986年)幼年随他学艺,十多岁已与他共同作画塑像,手艺不亚于父亲。
西环青莲台鲁班先师庙其中两幅由邓子舟、邓居谦父子于1928年完成的灰塑作品,非常珍贵。
时至今日,邓子舟的曾孙辈等,仍在守业传承,继续把灰塑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