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跨学科及地域的考古新技术应用与合作

考古在香港属于颇为冷门的课题,市民或许觉得考古是遥不可及。然而,考古工作对了解文化源头及历史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连。香港的考古资源丰富,古代文物和先民活动遗迹,遍布各区。目前的考古发现,已印证香港的历史最少可追溯至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那时,先民在港岛舂坎湾、南丫岛深湾和大湾、赤鱲角虎地湾、屯门龙鼓洲和涌浪等地活动,过着渔猎采集生活。

近年最瞩目的考古发现,必然是九龙城宋皇台圣山遗址,出土大量南宋至元代的遗迹及数以十万计陶瓷碎片,来自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不同窑场生产的瓷器。这些出土文物反映宋元时期的九龙湾一带,可能是中国南方一个繁忙的港口,转运丝绸、茶叶、瓷器,甚至出口本地官富盐场生产的官盐。此外,在遗址附近亦发现清代「龙津石桥」遗迹,我们现正兴建一条保育长廊,原址保存石桥,供市民参观和休憩之用。

宋皇台圣山遗址出土宋元时期的浙江龙泉窑香炉,反映当时的焚香文化。
宋皇台圣山遗址出土宋元时期的浙江龙泉窑香炉,反映当时的焚香文化。

清代「龙津石桥」遗迹,政府现正兴建保育长廊,原址保存石桥。
清代「龙津石桥」遗迹,政府现正兴建保育长廊,原址保存石桥。

考古的目的是追寻久远的历史印记,但过程中经常要借助崭新科技,甚至跨学科研究。最近一支海外专家队伍远道来港,透过考古、地理、地质、资讯科技、化学分析等范畴的专业知识,对香港高地人工阶梯地貌景观作考古研究。

清代《新安县志》记载,大帽山、青山及凤凰山高地有茶叶种植,政府在1906年的《植物及林业局报告》中也指出,城门、大老山、水牛山等高地有种植茶叶,但新界高山何时开垦?范围有多大?除了茶叶外,有没有种植其他农产?香港山野高地的考古调查有待发掘,透过跨学科研究,或许可以协助解开谜团。

大帽山郊野公园2015年航拍照片中,人工阶梯地貌遗迹清晰可见。(图片来源:测绘处航拍照,版权属香港政府。)
大帽山郊野公园2015年航拍照片中,人工阶梯地貌遗迹清晰可见。(图片来源:测绘处航拍照,版权属香港政府。)

来自英国纽卡素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考古学家和地球科学家,于11月在香港应用崭新的光释光技术(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Profiling and Dating, OSL-PD),进行一项高地历史景观特征及年代测定的田野考古研究。项目由欧洲联盟资助,专家团队选择了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香港,作首次应用此技术的东亚试点。古物古迹办事处提供协助,而我亦到场了解,并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参与了部分工作。

研究团队在现场合照。
研究团队在现场合照。

研究团队取得相关挖掘古物的牌照及郊野公园内的作业许可后,于大帽山、草山及大屿山弥勒山高地,利用数码技术绘制人工阶梯地貌图。虽然这些地貌被茂密植被掩盖,但借助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光学雷达(LiDAR),可穿透树木和丛林,清楚显示曾被人工改造的地表情况。把这些资料与地理资讯系统(GIS)对比,可初步重塑香港高山土地利用的特征和演变数据。

航拍照显示大帽山近貌,透过光学雷达(LiDAR)可穿透树木和丛林,重现人工阶梯地貌。(图片来源:(左)测绘处2022年航拍照;(右)土木工程拓展署2020年光学雷达测量数据,版权属香港政府。)
航拍照显示大帽山近貌,透过光学雷达(LiDAR)可穿透树木和丛林,重现人工阶梯地貌。(图片来源:(左)测绘处2022年航拍照;(右)土木工程拓展署2020年光学雷达测量数据,版权属香港政府。)

研究人员其后确定合适的人工阶梯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并利用光释光技术,即场为泥土样本作初步分析,了解人工阶梯地貌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再将样本带回实验室作详细分析。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小心发掘,确保人工阶梯结构得到保存,并在完成工作后悉心还原斜坡,保护大自然美景。预计数个月后,我们可较准确知悉,这些高山上的人工阶梯的兴建年代。我们期待藉着新技术发掘更多资料,了解先民在高地上的生活;并透过区域及国际合作,让香港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做得更深入和全面。

研究团队在草山开挖坑洞,采集泥土样本。
研究团队在草山开挖坑洞,采集泥土样本。

研究人员采样后,即场利用光释光技术(OSL-PD)初步分析泥土样本。
研究人员采样后,即场利用光释光技术(OSL-PD)初步分析泥土样本。

后记:考古发掘工作殊不简单,遗址大多位于偏远地方,考古人员需长途跋涉前往发掘地点。早前我到草山了解这项高地考古研究,体验到考古工作人员的辛劳。他们全天候户外工作,夏天时烈日当空,冬季时又要抵住凛凛北风;在陡峭的山坡上发掘,更有一定的风险;还需自备粮水,卫生设施更欠奉。对于习惯大城市舒适生活的人,须克服不少挑选,选择加入考古行列的人员,必定是对相关工作充满无限热忱。然而,每次考古专家谈到透过出土的遗存和器物,重构先民生活面貌,他们脸上总展露欣喜的光彩和无比喜悦。我向考古人员致敬!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三年十二月七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