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湾大坑莲花宫正脊陶塑,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烧制,是香港现存可追溯最早的石湾人物瓦脊。
我较早前在此专栏分享过有关岭南传统建筑特色「三雕、二塑、一画」中的灰塑及木雕工艺。「二塑」中的另一「塑」——陶塑,一般置于建筑物的屋顶,更令人注目。
现代建筑规划将建筑物顶部视为「第五立面」,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亦占有重要的位置,既有遮光挡雨的实际功能,且显示户主的社会等级和地位。细致的屋脊装饰,亦往往反映屋主的美好愿景和工匠的手艺,让人感受建筑物的美学。由于屋顶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及象征意义,中国传统建筑亦被称为「大屋顶」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经济和宗族文化长足发展,宗族为显示财富和地位,争相邀聘名工巧匠,为祠庙宅第加添各式各样的装饰,因而造就不少工匠的工艺作品。屋顶上的陶艺装饰亦随之不断进步,佛山石湾窑的陶工逐渐发展出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陶塑脊饰,俗称「石湾花脊」、「花脊」、「人物脊」和「公仔脊」。早期的石湾脊饰主要取材花鸟、山水、瑞兽等吉祥图案,后期扩展至传奇人物、亭台楼阁等,展示粤剧、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场景等各式主题。
「花脊」是把浮雕陶瓷装置在屋脊上,陶脊的琉璃釉彩主要采用黄、绿、宝蓝、褐和白五种颜色,色彩既有变化,也互相协调。考虑到脊饰主要是从下往上远距离欣赏,瓦脊的人像皆适度前倾,其头部比例也会稍为放大。当年著名的佛山「花脊」制作店号包括吴奇玉、均玉、英玉、文如璧、宝玉和裕祯祥等。
香港现时大约共有三十间仍保存石湾「花脊」的传统建筑,当中以庙宇为主。大坑莲花宫正脊上的脊饰,由英玉店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制作,是香港现存可追溯最早的石湾人物瓦脊,而且现存英玉店的作品保存不多,故十分罕见。香港庙宇瓦脊上的脊饰故事,无独有偶,多以《封神榜》故事为题材,例如上环广福义祠、九龙城侯王庙等。
上环广福义祠的脊饰,由吴奇玉店于光绪乙未年(1895年)烧制,并书有「陈惠南作」四字。工匠技师于陶脊饰上署名是极为罕见的。
1930年代兴建的虎豹别墅,保存不少石湾陶饰。图为原置于万金油花园的日、月神像。日神(右)单足提起,左手持写有「日」字圆镜(已失);月神(左)身披云肩,手持写有「月」字圆镜。
谈到「石湾花脊」,不得不提西环鲁班先师庙,它的花脊也十分精彩。这座140年前奠基的鲁班先师庙属一级历史建筑,最近获发展局历史建筑维修资助计划拨款为建筑物进行修缮,当中包括修缮屋顶上的陶塑装饰。我上星期到鲁班先师庙登上屋顶实地考察「花脊」的状况,除两进正脊两面皆有陶塑外,庙宇正立面墀头也是以陶塑作装饰,十分罕见和珍贵。虽然经历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花脊上的陶塑人像依然栩栩如生,造型、做手、神态、关目、衣饰等维肖维妙,琉璃釉彩等状况亦大致良好。 修缮团队中有精通「石湾花脊」工艺的名匠 ,团队会深入研究相关陶塑,再以传统方法进行修复。
鲁班先师庙正脊上人物以绿釉、蓝釉和素色为主调,数量众多,但分布得宜,丝亳没有给人紊乱的感觉,而且十分协调。
我实地考察鲁班先师庙正脊上的陶塑后,与修缮团队了解陶塑现况和讨论修缮方案。
据考证,广府地区现存最早的「石湾花脊」,是澳门普济禅院正殿的正脊,由石湾奇玉店在嘉庆丁丑岁(1817年)制成,而佛山祖庙也收藏了由英玉店在道光七年(1827年)制成的「松龄鹤寿花脊」。至于数石湾陶塑瓦脊的数量和质量,则以广州陈家祠和佛山祖庙最高为冠。当中陈家祠共有11条「花脊」,总长度达163米,陶塑上的人物多达1,109个,主要内容为粤剧折子戏中的传说、民间故事及吉祥图案,由文如璧、宝玉荣及美玉三店承造,可谓石湾陶塑「花脊」的巅峰之作。
广州陈家祠的「花脊」共有11条,总长度达163米,陶塑有人物多达1,109个,可谓石湾陶塑「花脊」的登峰造极之作。
平常我们只能抬头远观文化内涵丰富的「石湾花脊」,但大家可以在「同一屋簷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展览中,近距离观赏这些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的「花脊」。展览追本溯源,引领观众解构岭南建筑源流和艺术。展览设于香港文物探知馆,展期至今年6月2日,免费入场。展览期间会有多项活动配合,欢迎大家参与。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四年一月四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