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家与亲朋欢聚庆贺新春,喜气洋洋,城中大街小巷,充满节日热闹气氛;新界乡村度岁的气氛更加浓厚,有点灯、新春盆菜宴等传统活动,热闹非常。
我较早前在此专栏与大家分享过现于文物探知馆展出的「同一屋簷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展览,参观过展览的朋友,都对岭南传统建筑加深了认识和了解。走进香港的村落,仍会欣赏到祠堂、庙宇及书室等岭南传统建筑,当中以祠堂最能表现传统宗族文化。在建筑方面,祠堂严格遵守礼制建筑规例,以中为尊、左尊右卑、前卑后尊等;也饰有岭南传统建筑的特色,其中以木雕、石雕、灰塑、陶塑和壁画最为突出,令祠堂庄严与艺术并重。
香港的祠堂仍然传承着传统文化和凝聚氏族功能,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正月新春期间,不少乡村会在祠堂举行点灯仪式,向神明和祖先禀告村内新生的男丁。「灯」取其谐音「丁」,代表男丁;点灯寓意「添丁」,对氏族来说非常重要。
大埔头村民将该村的土地请到在法定古迹敬罗家塾前搭建的灯棚,进行点灯仪式。
厦村村民在法定古迹邓氏宗祠挂上丁灯
一级历史建筑锦田清乐邓公祠内的丁灯
以粉岭龙跃头邓氏宗族为例,点灯仪式分为开灯和完灯两部分。开灯仪式在正月十二早上于松岭邓公祠进行,去年添下男丁的家庭,在祠堂中进为男丁挂上丁灯,然后到祠堂旁边已被列为法定古迹的天后庙请天后,将天后「行身」神像恭敬地捧到祠堂,安放在丁灯前的红桌上,并向天后上香,便完成开灯仪式。完灯仪式则于正月十五进行,当日下午,龙跃头邓族以盆菜招待嘉宾和族人;随后,新丁家庭会在祠堂除下丁灯,将油灯和寓意吉祥的蔬菜放入米斗,带回家中。同时,亦会将氏族为整族做的大丁灯的花纸(称为「灯纸」)撕下带回家;所有丁灯随后会在祠堂天井化去。新丁家庭接着将天后行身送回天后庙,并向天后上香,完灯仪式至此结束。点灯仪式凝聚了邓氏宗族,也表现氏族对传统的尊重,而祠堂正是进行传统仪式的庄严空间。
龙跃头丁灯挂着很多寓意吉祥的物件,例如寓意大吉的桔子、寓意聪明的葱、寓意勤力的芹菜、寓意子孙繁衍的茨菇和寓意成双成对的筷子。
龙跃头邓族在正月十五于松岭邓公祠进行的完灯盆菜宴。
透过观察在历史建筑进行的传统仪式,我们可体会历史建筑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满载历史、美学、文化和生活的载体。今个新春,古物古迹办事处与龙跃头邓族携手合作,带领「文物之友」及教育局安排的中学老师,导赏龙跃头文物径上的古迹,包括松岭邓公祠;「文物之友」还参加了元宵盆菜宴和完灯仪式。我期盼能将古迹的历史文化内涵,带进课堂及带给市民,欣赏和承传香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盆菜宴结束后,新丁家庭在祠堂除下丁灯,将油灯和寓意吉祥的蔬菜放入米斗,带回家中。
族人将丁灯在祠堂天井化去,是完灯仪式的重要部份。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