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期前我为大家预告「礼乐和合 探知齐鲁——山东文物特展」,并分享两件我十分喜欢的山东文物。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展览中齐鲁文物与香港文物之间的对话。
山东现简称「鲁」,在明、清时称为「齐」,「齐鲁」因而成为山东的称号。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山东便孕育着具独特魅力的文化。史前时期,玉礼器和陶礼器俱是权力象征,到夏商周三代,政治权力以青铜礼器体现。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制礼作乐的周公被分封于山东鲁国,位列诸侯国之首,山东从而保存并传承了周文化;姜子牙封于山东齐国,利用沿海鱼盐之利,大力发展经济,齐国成为东方大国。自上世纪初,山东考古出土的器物均反映齐鲁文明深厚的礼乐元素。
现正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的「礼乐和合 探知齐鲁 ——山东文物特展」,为香港市民带来珍贵的60套(共201件)山东文物,包括12套(共24件)国家一级文物。展出的玉石、陶器、青铜器等不同种类的文物,造型独特,工艺水准高超,是齐鲁文化极具代表的文物;策展团队同时精选香港重要的考古出土文物,包括彩陶盘、白陶盘、石钺、牙璋、石串饰等,与山东文物同场展出,让齐鲁文化与岭南文化对话和对比,透过两个不同地域文化的相近之处,从多角度展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同根同源」特征。
以牙璋为例,它在史前时期是用作祭天拜日、祭祀山岳的礼器,至夏代发展成为象征王权的祭器。中国最早约四千年前的牙璋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牙璋的使用随后延伸至其他地域,夏商之际,大规模向南延伸,远至长江、珠江和越南北部等地区都有牙璋出土;其流行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显示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相互接触与交流。
1990年在南丫岛大湾出土的牙璋,是香港极为珍贵的文物,它的形制和外观与山东出土的牙璋类近,说明香港早在青铜器时代与其他地域文化已有交流。
山东与香港出土的牙璋在展览中同场对比展出。图右牙璋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于山东沂南罗圈峪出土(沂南县博物馆藏);图左牙璋则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出土,属青铜器时期器物,极为珍贵(古物古迹办事处藏)。
与牙璋同于南丫岛大湾遗址出土的还有一套18件的石串饰,串饰有管、管珠、三角坠和璧,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套青铜器时期的完整串饰。
在相约时期,山东地区的水晶和玛瑙饰品亦极具特色,不仅数量多,管钻、打孔及抛光等工艺,水准亦十分高超。来自山东的水晶玛瑙串饰,晶莹剔透,由大小水晶环、紫水晶和玛瑙珠组成。
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出土的水晶玛瑙串饰(左)与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出土的石串饰(右),管钻、打孔及抛光工艺都非常类近。
山东的彩陶艺术在7,000多年前已出现。彩陶是祭祀活动的盛器,其图案包含先民对大自然崇拜的寓意。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具5,000多年历史的云雷纹彩陶釜,腹部绘有六个白彩圆形,而每个圆形内绘上八个方心云雷纹,成为团花状图案,再以白色彩线勾连各组团花,构成一幅色彩豔丽、构思独特的画面。
香港也有类似的彩陶器,1970年在舂坎湾出土的波浪纹镂孔彩陶盘,距今约六千年历史,表面有深红色彩绘波浪纹,圈足有镂孔和刻划波浪纹,是香港出土彩陶盘中最为完整的一件。
图右为云雷纹彩陶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左下为波浪纹镂孔彩陶盘(古物古迹办事处藏)。彩陶色彩豔丽、纹样丰富、线条工细。
山东新石器时代的白陶器较彩陶更为珍贵。白陶的原料是高岭土,成品外表和胎质呈白或淡黄色,其制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它典雅的型态被贵族相中,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墓葬出土的白陶数量,可反映墓主人的社会身份地位,同时显示社会结构已发展为不同的阶层。
香港也有出土白陶器物,2017年在长洲东湾出土的白陶镂孔圈足盘,与山东白陶器物时期相若,它形制相对简单,圈足饰有圆形和三角形镂孔,估计用来盛载美食,祭祀神灵。
山东的白陶三足盉(上),是酒水类盛器,酒水入口与出口彻底分开,方便实用(山东博物馆藏);白陶镂孔圈足盘(下)于长洲东湾出土,估计用来盛载美食,祭祀神灵(古物古迹办事处藏)。
「礼乐和合 探知齐鲁—— 山东文物特展」还有多套珍贵文物展出,展览至10月6日,于尖沙咀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免费入场。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四年六月六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