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从荔枝角医院到饶宗颐文化馆

我两个星期前在专栏分享饶宗颐文化馆(饶馆)内的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丰富历史,这次想与大家回顾活化饶馆的挑战。

2014年启用的饶馆是发展局「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首批项目,由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活化和使用。饶馆地段内的建筑依山而建,先后用作广东海关关税分厂、华工屯舍、检疫站、监狱、传染病医院和精神病疗养院等,见证香港历史发展;但在建筑复修和活化工程方面则极具挑战。

饶馆内共有十五幢建筑,分布在山坡的上、中、下三个区域。在过去一个世纪,建筑群的用途和功能随着社会对公共设施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而改变,建筑内外增删改建的痕迹正正反映历史发展轨迹和文化底蕴。下区的隔离站、中区的工人宿舍、监狱期间建造的围墙,以及红砖医院,都是建构这地段历史的重要建筑。修复团队重视建筑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用途,在活化工程中并没有只选取某一阶段的用途作为复修目标;对于重点文物,例如「九龙关」地界碑石、焚化炉等均原址保留。

活化项目以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命名,图为竖立在饶馆园区的饶宗颐教授纪念铜像。
活化项目以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命名,图为竖立在饶馆园区的饶宗颐教授纪念铜像。

饶馆内的红砖历史建筑体现昔日的设计智慧,建筑设计简约实用,单层建筑使用传统英式双层红砖砌成,金字屋顶则以中式筒瓦筑砌,既充份使用本地物料和工艺,亦可加强空气流通,减少阳光直接照射,以适应香港炎热和潮湿多雨的气候。

饶馆的红砖建筑设计简约实用,令人印象深刻。
饶馆的红砖建筑设计简约实用,令人印象深刻。

医院时期对建筑的主要考虑是便利维修和统一整体外观,因此中区及上区的红砖墙均被铺上水泥再髹上白漆。修复团队为了保育具历史价值的红砖墙,以人手除去砖墙上后加的水泥和白漆,再作适当的保护措施;并在不影响砖墙结构和完整性的原则上加建天幕,让红砖墙免受风吹雨打之余,也带来全天候户外活动空间。

修复后的中区中庭成为全天候户外活动空间,是热门的婚礼场地。(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修复后的中区中庭成为全天候户外活动空间,是热门的婚礼场地。(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饶馆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修复团队把这些建筑特色保留下来;昔日的裂纹探测器(左上)、检疫站时期的旧警卫室及石围墙(右上)、窗锁(左下)和医院时期的焚化炉(右下)。(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饶馆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修复团队把这些建筑特色保留下来;昔日的裂纹探测器(左上)、检疫站时期的旧警卫室及石围墙(右上)、窗锁(左下)和医院时期的焚化炉(右下)。(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饶馆的中区建筑楼高两层,在活化过程中,修复团队将中区其中一幢建筑的两层打通,活化成多用途演艺厅,可用作讲座、演奏会和典礼场地等。(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饶馆的中区建筑楼高两层,在活化过程中,修复团队将中区其中一幢建筑的两层打通,活化成多用途演艺厅,可用作讲座、演奏会和典礼场地等。(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为确保建筑群活化后的可持续性,饶馆的定位不仅仅是文化场所,更创造公共空间,传承中华文化;并保留大部分自然景观,让建筑群与自然融为一体。园区的上、中、下区分布在山坡上,除加设无障碍通道外,亦在隐蔽处设置连接场地不同楼层的电梯,以减少新设施对场地的视觉影响。

昔日,建筑群是用作隔离或禁止公众进入的空间;现在,活化后的饶馆不但欢迎公众参观,更积极为本地和海外文化工作者拓展文化活动空间。我诚邀大家抽空来饶馆,穿梭于百年历史建筑之中,细味时光流转的情怀,以及欣赏由团队精心策划的展览和表演。

黄昏时分的饶馆充满恬静安逸的气息。(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黄昏时分的饶馆充满恬静安逸的气息。(图片来源:饶宗颐文化馆)

饶馆建筑群与自然融为一体。(图片来源:香港历史建筑联盟)
饶馆建筑群与自然融为一体。(图片来源:香港历史建筑联盟)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四年七月十八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