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历史建筑与考古看似是旧事旧物,然而,当我们细心探索,不难发现当中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地方,它们所反映的故事正好见证香港变迁。多年来,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着力培育青年人认识考古文物、历史建筑和相关保育工作,让年轻人了解香港的百年蜕变。过去多月,有逾千人次参与为青少年文物之友和青年人设计及举办的活动与工作坊。
就以由发展局资助的西环鲁班先师庙复修工程为例,庙宇饰有大量工艺卓越、极具文物价值的壁画、木雕、陶塑、灰塑等,工程涉及多项专业复修,但可以让年青人参与的部份,例如木雕修复,古迹办与鲁班广悦堂携手合作,邀请专业文物复修专家,开设工作坊,教授文物之友复修庙内两件传统木雕装饰的技巧。透过工作坊,参加者可以细致观赏木雕的精湛工艺,同时学习清洁木雕的污渍、补色上釉和贴金箔等复修工序,参与的朋友都非常投入。
古迹办邀请文物修复专家彭惠玲,安排多节工作坊,让参加者参与复修庙内彩门(图左)及神案(图右)。
鲁班先师庙另一项大型复修是修缮两条屋脊上的双面陶塑装饰。岭南传统建筑的陶塑装饰屋脊充分展现高浮雕艺术,瓦脊题材多为广东粤剧传统剧目中的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古迹办举办「岭南传统陶塑瓦脊体验工作坊」,由专业导师介绍陶塑瓦脊的特色与制作工序,并在体验环节指导参加者利用模具制作陶塑作品。
参加者于工作坊中,利用陶泥及模具制作陶塑作品。
我们也配合展览,举办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例如配合现正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的「礼乐和合 探知齐鲁 — 山东文物特展」,于上周末举办「问礼于器 — 达礼」工作坊,参加者于互动游戏中寻找齐鲁礼仪之邦的渊源与奥秘,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参加者于工作坊的互动游戏中寻找齐鲁礼仪之邦的渊源与奥秘。
中式历史建筑是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为加深年青人对相关建筑的认识,我们于「解『构』中式历史建筑」工作坊中,利用互动游戏,讲解本地中式传统建筑的历史和匠心独运的构件。我们也为大专和中学生举办「夯土工作坊」,参加者从中能认识及亲手制作历史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 - 夯土。学员参与工作坊后,对香港中式历史建筑又多一重认识了!
学生十分投入「解『构』中式历史建筑」工作坊。
大专院校及中学生于「夯土制作工作坊」尝试制作夯土
除地面历史建筑外,古迹办的工作也包括地下和水下考古,「考古文物多面睇」和「齐拓印.学考古」工作坊,分别向学生介绍考古学基本知识、如何记录和研究出土文物,以及辨别文物的种类及特征;教导学生拓印文物,感受研究出土文物的乐趣。
学生以拓印方式,尝试将出土文物的纹饰和文字记录下来。
在文物探知馆举办活动外,发展局定期与国家文物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在暑假期间,合办「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过去曾到浙江、河南、云南及四川考察和学习。今年,同学们到安徽省考察,先后参观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城、徽州文化博物馆、西溪南古村落等,透过参观、考察、讲座、体验等多种学习形式,了解史前、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安徽的地域文化。
考察学员在西溪南学习榫卯搭建技巧。
古迹办会继续为文物之友及年青朋友举办各类与考古和保育历史建筑相关的活动,对历史及文物建筑有兴趣的朋友们,我期待在下次活动中见到你!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四年八月二十九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