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暑假结束,开学日看到莘莘学子穿着整齐校服上学,让我想起过去新界乡绅、南来学者、华人领袖及西方传教士,为香港早期教育事业作出的莫大贡献。
中原氏族早年南来香港,定居新界,他们非常重视对族中子弟的教育,于是建立书室或利用祠堂作教室,作育英才。
史载新界邓氏的先祖,于北宋年间已定居锦田,在当地创立力瀛书院,教育族人,这应是香港地区第一所书院,可惜未能保存至今。今天的锦田乡保留了多所传统书院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是水头村的二帝书院,由邓族士绅于清道光年间兴建,因供奉文昌帝和关圣帝而得名。二帝书院曾延聘不少著名学者讲学,发展成本地重要学府。二帝书院于1992年列为法定古迹。
(左) 锦田乡二帝书院曾是当地重要学府。(右) 书院前院以白石铺砌,称为「白石巷」,当年学生被称为「白石巷子弟」,是身份的象征。
于1985年成为法定古迹的廖万石堂是另一例子。上水乡廖氏办学历史悠久,廖万石堂始建于雍正初年,是上水廖族的祖祠。正门门额上的「五桂图」寓意族中一门五杰,进士登第而任官,每人得俸禄二千石,合共万石,这正是「万石」堂名称的由来。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各地纷纷兴办学校;上水乡于1932年以廖万石堂为校址,兴办凤溪小学,至1974年迁往马会道新校舍。
上水乡于1932年以廖万石堂为校址,兴办凤溪小学
上水乡除祖祠外,更是书塾处处,有集贤堂、萃英堂、允升家塾、凝秀堂等书室。当中,建于1838年的应龙廖公家塾,初期是卜卜斋书塾,教育子弟以参加科举;1963年开办凤溪幼稚园,连同廖万石堂为校址的凤溪小学及马会道的凤溪中学,组成廖族在上水乡建立的现代教育网络。应龙廖公家塾已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同样是法定古迹的沙头角镜蓉书屋,属客家书室,由禾坑村李氏族人于清初建立,是少数只用作教学的书室,反映他们极为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
清代中晚期,不少客家人迁至沙头角建村定居,于道光年间组成「十约」及成立东和墟,沙头角因此成为运输枢纽,商旅必经之地。镜蓉书屋是沙头角十约的名校,吸引不少学生从大埔、沙田和荃湾,远道前来禾坑求学。镜蓉书屋由清代科举学堂,至二十世纪转型成为乡村小学,直到1986年结束办学,历时超过二百年。
书屋取名「镜蓉」,有可能源于「人镜芙蓉」的典故,祝愿应考员生考试及第。
于2007年列为法定古迹的八乡植桂书室,由族人黎金泰(1856-1916)出资兴建,是十九世纪华工出洋谋生,发迹后回港捐建书室培育乡族人材的例子。书室同时是宗祠,至今仍保存大量原有建筑构件和装饰,包括精美的木雕、石雕、壁画、屋脊和山墙上造型生动的灰塑,以及书室后进手工细致,用以供奉黎氏历代祖先神位的木雕神龛。书室于二战后用作「永庆学校」的临时课室,为学生提供现代教育。书室后来改作植桂幼稚园,至1970年代初停办。
充满岭南传统建筑特色的植桂书室
二十世纪初前清学者赖际熙、朱汝珍等南来香港,有感中华文化受西学冲击,遂联同本地华商简孔昭、曾富、周寿臣、罗旭龢、曹善允和周埈年等人,筹建孔圣讲堂,希望以传统伦理凝聚社会,以文学道德教化民众。
位于铜锣湾,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的孔圣讲堂于1935年落成,是法定古迹香港大会堂于 1962年落成启用前,本港主要的社区会堂。讲堂活动十分多元,凸显香港文化兼容并包,曾举行的活动包括鲁迅六十岁诞辰纪念会(1940年)、许地山追悼会(1941年)及五四运动纪念活动(1948年);此外,郭沫若和茅盾曾分别以「科学与民主」及「当前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为题举行讲座;其他名人如钱穆、唐君毅、饶宗颐、牟宗三、朱汝珍和温肃等也曾在孔圣讲堂演讲。
1935年落成的孔圣讲堂,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儒学传扬地。
香港华洋汇萃,中西交融,既有南来鸿儒弘扬国学,亦有西方教会致力推动本港教育发展。位于半山列堤顿道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于1992列为法定古迹,是本港首批女子学校之一。在华人领袖何启爵士和曹善允博士等推动下,英国圣公会属下英国海外传道会于1906年创办该校,招收华裔女童,当年部分毕业学生更是香港大学首批女生。校舍在二战时改作临时医院,接收来自玛丽医院和那打素医院的病人,著名作家萧红亦曾入住此临时医院。校舍其后于1943年被日军占用。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校舍原设于坚道,1923年迁至列堤顿道,由当时访港的威尔斯亲王奠基和督宪司徒拔爵夫人主持开幕。
香港曾经或现在仍用作教育用途的历史建筑,遍布港九新界,往后我再为大家介绍其他与教育相关、历史背景丰富的建筑。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二四年九月十二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