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珍-清代鸿儒及华商 — 早年华文教育推手

我在上一篇文章介绍过以教育为主题的首条粤港澳大湾区文物游径,以历史建筑反映三地在教育方面的紧密连系。我想在这篇文章透过历史建筑,与大家分享在清代鸿儒及华商的着力推动下,香港早年的华文教育发展。

谈到早期为华人子弟提供教育及培训的办学机构,不得不提于1909年创立的孔圣义学,原址已被活化成「大坑火龙文化馆」。清朝晚年,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倡变法救国,以复兴孔教为重点,广为省港华商接受。清廷于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后,华商便在广州创办《祖国文明报》,宣扬儒学思想,更于1907年在广州创立孔教义学。香港华商也不甘后人,于1909年创立香港孔圣会,并在大坑创办第一所孔圣义学。香港孔圣会创办人之一是华人领袖刘铸伯(1867-1922),他曾先后出任东华医院主席及洁淨局(其后易名为市政局)华人代表,于1913 年更接替何启出任定例局(现称立法会)议员,积极参与华人社会的领导工作,并创办华商总会等。

位于大坑书馆街的大坑火龙文化馆(三级历史建筑),原址为孔圣会筹办的孔圣义学,于1909年落成启用。
位于大坑书馆街的大坑火龙文化馆(三级历史建筑),原址为孔圣会筹办的孔圣义学,于1909年落成启用。

大坑孔圣义学是当时第一所由香港孔圣会举办的义学,孔圣会于高峰时期曾在全港营办三十多所义学。孔圣义学除宣扬孔教思想,更着力照顾贫民子弟,义学的教学内容丰富,所授科目除汉文部的文学、经学、历史和修身等,亦有英文部的文法、会话、译解、算术、地理、卫生和救伤等课程。校舍在香港日占时期遭受严重破坏,大战结束后,学校得到区内居民捐助,在原址重建。

除了孔圣义学,另一与推广儒学息息相关的办学机构还有孔圣讲堂。清廷废除科举后,西方宗教和学术思潮日渐冲击中华文化,香港华商如简孔昭、曾富、周寿臣、罗旭龢、曹善允和周埈年,以及名儒温肃和朱汝珍,共同筹建孔圣讲堂,希望藉名儒讲学,以文学道德教化民众。简孔昭更捐出土地和资金,以兴建孔圣讲堂。位于铜锣湾加路连山道的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于1935年落成,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儒学传扬地。

孔圣讲堂糅合中国传统及西方混凝土等建筑元素,设计宏伟,讲堂采用悬吊屋顶,室内无柱。
孔圣讲堂糅合中国传统及西方混凝土等建筑元素,设计宏伟,讲堂采用悬吊屋顶,室内无柱。

在推崇孔圣儒学时,晚清鸿儒也掀起一股保卫国学的风潮。上世纪二十年代,前清太史有感于西方思想冲击中华文化,借鉴广州著名书院「学海堂」的经验,拟于香港设书楼讲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获何东、利希慎、李海东和郭春秧等绅商支持。学海书楼于1923年创立,广集鸿儒如陈伯陶、赖际熙和朱汝珍讲学,致力发展儒学和中文教育,亦推进了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的成立。

于学海书楼任教的前清翰林,摄于1936年般含道楼址。左起:温肃、岑光樾、陈念典、区大原、赖际熙、周廷干、朱汝珍、左霈和陈煜庠。(图片来源:学海书楼)
于学海书楼任教的前清翰林,摄于1936年般含道楼址。左起:温肃、岑光樾、陈念典、区大原、赖际熙、周廷干、朱汝珍、左霈和陈煜庠。(图片来源:学海书楼)

1960年代,学海书楼的中环楼址重建,适逢香港大会堂(法定古迹)建成启用,遂将全部藏书借存于大会堂图书馆,直至2001年,藏书迁至香港中央图书馆保存。现时,书楼藏书超过1 900种,合共34 600 余册,主要为国学古籍的线装本和手抄本,经、史、子、集俱全,实为不可多得的国学宝藏。

学海书楼推动中文教育功不可没,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在一众华商与学者的支持下,于1927年创立。华人领袖邓志昂更独力捐建一座建筑,供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使用,以保存中国国粹及推动国学经典研究。大楼于1931年落成,以邓志昂命名(邓志昂楼外部为法定古迹),以作纪念。

华人领袖邓志昂独力捐建一座建筑供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使用。中文学院的石牌楼两侧对联︰「大德不踰,行为世法;学古有获,业精于勤」,便是昔日创办中文学院的宗旨。
华人领袖邓志昂独力捐建一座建筑供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使用。中文学院的石牌楼两侧对联︰「大德不踰,行为世法;学古有获,业精于勤」,便是昔日创办中文学院的宗旨。

另一热心华文教育的企业家冯平山于1924年起捐助香港大学,于1929年建议大学兴建中文图书馆,并捐赠十万元,其后再捐款资助购置图书馆的文具、电灯、风扇、家具及书架等设施。冯平山图书馆(冯平山楼外部为法定古迹)的成立,促使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及中文教育能长足发展,亦成功邀得学者许地山教授于1935年出任中文系系主任。

香港大学中文图书馆于1934年1月启用,命名为冯平山图书馆,以纪念他的慷慨捐赠。
香港大学中文图书馆于1934年1月启用,命名为冯平山图书馆,以纪念他的慷慨捐赠。

冯平山于1931年去世,未能亲眼目睹香港大学中文图书馆落成。其子冯秉华在图书馆落成时讲述父亲对图书馆的冀望:「先父对香港大学成为南中国学术中心深具信念,且深信此中文图书馆必能填补本港教育制度之重要空隙,使东西文化制度能沟通研究。」

探寻这些历史建筑的往事,一段段早年学者与华商不遗余力传承中华文化和培育人才的故事亦浮现眼前,令人神往!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五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