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宣布,古物事务监督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将两幢位于港岛的历史建筑,即中环和平纪念碑和薄扶林道139号伯大尼修院,列为法定古迹。有关公告今日刊宪。
和平纪念碑于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由当时的香港总督司徒拔爵士揭幕,是香港首座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难者而正式建造的纪念碑。最初,和平纪念碑只刻 有「The Glorious Dead」的字样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份(即「1914-1918」);后来再刻上「1939-1945」的年份,以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难者。在八十 年代,和平纪念碑侧面刻上「英魂不朽 浩气长存」八个中文字,与原刻在碑上的「The Glorious Dead」三个英文字意义相同,清楚表明示和平纪念碑为纪念所有死难者,特别是为保缳香港而捐躯的阵亡人士而建。政府及其他相关团体每年仍会在和平纪念碑 举行悼念活动。
和平纪念碑以细琢石块修筑而成,基座呈阶梯形,上面部分采用壁阶设计,逐渐向上缩窄,顶部为一长方形石棺,上面饰有石制花圈。和平纪念碑属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采用考古和学术研究所确立的纯罗马及希腊式建筑主义建成,外观设计匀称。和平纪念碑的设计看似十分简约,但其实采用了古典主义建筑优美典雅的风格。
伯大尼修院于一八七五年由法国外方传道会兴建,是传道会在东亚地区首间为罹患热带疾病的传教士而设的疗养院。伯大尼修院于一九七四年关闭,并售予香港置地 公司,其后由政府接管,在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七年期间租予香港大学。到了二○○二年,政府决定修复伯大尼修院,并将之与毗连的旧牛奶公司牛棚(二级历史建 筑)一并租予香港演艺学院(演艺学院),改建为该学院的第二校舍。改建工程于二○○六年完成,伯大尼修院自此成为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系的校舍。
伯大尼修院主要由小教堂、疗养院和雇工区三部分组成。伯大尼修院具新哥德式建筑风格,设计布局对称,四面均有外廊。建筑物外墙由底层基座的毛石及琢石墙、装饰扶栏,以及尖拱柱组游廊构成。整幢建筑物以其美轮美奂的小教堂最具特色。
有关上述两幢古迹的详细资料已上载发展局文物保育网页(www.heritage.gov.hk)。
完
201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