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十月十三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跑馬地東蓮覺苑、油麻地九龍佑寧堂及大澳楊侯古廟列為法定古蹟。有關公告今日刊憲。
東蓮覺苑是一九三五年落成的佛寺,由佛教徒何張靜蓉與丈夫何東爵士一同創立,為弘揚佛法、推動教化提供永久之所。何張靜蓉在一九三○年代初為提倡女子教育在香港創辦的寶覺義學校及寶覺佛學社,均在苑舍開幕時遷入。東蓮覺苑自創立以來致力興辦女學及弘揚佛學,對本港華人社會的宗教及教育發展貢獻殊深。
東蓮覺苑由曾留學倫敦的本地建築師馮駿設計,並由釋靄亭指導表達佛教法義的建築細節。東蓮覺苑採用西方的建築結構,並糅合傳統中式設計、建築細部及裝飾,例如飛檐、斗栱、琉璃瓦頂等。東蓮覺苑內部裝飾的用色和設計,包括走道欄杆、牆上和天花的灰塑等細節均極富中國色彩。東蓮覺苑的建築平面如箭鏃,建築外型有如一艘巨船,蘊含大乘佛教度眾生到彼岸的法義。苑舍參照中國傳統佛寺的格局,殿堂依次分布。
九龍佑寧堂由倫敦傳道會興建,獲遮打爵士出資捐助,一九三○年五月二十七日由當時的輔政司修頓奠基,一九三一年四月十日由當時的總督貝璐爵士正式揭幕。日佔時期,九龍佑寧堂停止一切活動,教堂被日軍改作馬廄,並遭大肆搜掠,破壞嚴重。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九日,教堂向公眾重開,再次舉行獻堂典禮,自此服務會眾至今。
九龍佑寧堂帶有垂直哥德式建築風格,並建有中式金字瓦頂。承重的紅磚牆,與灰色的麻石梯級和窗框對比鮮明。教堂兩端分別為半圓形後殿及一幢三層的塔樓。教堂窗戶以麻石三葉飾頂窗花格作裝飾,頂部有方角石雕窗楣。主殿內部空間寬敞,有造型優美的兩組木製托臂樑,加上麻石雕花樑托,尤為顯眼,且相當罕見。
大澳楊侯古廟內以一口為侯王而鑄的鐵鐘歷史最為久遠,鐵鐘於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鑄造,因此相信古廟應建於一六九九年或以前。楊侯古廟是大澳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除大澳的漁民漁商外,當年鄰近的商人以及沿岸的清朝士兵也到古廟參拜。古廟亦因與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關係密切而聞名。這項傳統節慶活動已有逾百年的歷史,二○一一年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侯古廟分為主建築及左右偏殿,以青磚、麻石及木材築砌而成。主建築屬清朝兩進三開間布局,兩進之間的天井建有香亭。凹入式正立面由麻石柱支撐,前進屋脊和天井左右兩廊的女兒牆飾有具歷史價值的石灣陶塑,題材皆為民間故事,造工精巧。
有關上述三項古蹟的詳細資料已上載發展局文物保育網頁(www.heritage.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