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德博士(Dr Solomon Matthew Bard,與他要好的朋友都暱稱他為Solly)於一九一六年生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並在當地度過了其早期的童年生活。一九二四年六月底,八歲的白德博士隨家人移居中國哈爾濱。一九二五至一九三二年間,他在當地接受教育;在完成三年高中課程的同時,他更在一所音樂學校學習音樂。一九三二年,他轉到上海一所英文學校繼續學業,以準備報考香港大學。白德博士於一九三四年一月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並於一九三九年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加入香港義勇防衛軍的野戰救護隊;在香港保衛戰中,被派駐摩星嶺第二十四海岸炮兵連。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底香港淪陷,白德博士被囚禁於深水埗戰俘集中營。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重歸英國管治,他遠赴英國行醫,兩年後返港定居,在往後數十年的工作生涯中都在香港度過。一九四七年九月至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他在香港私人執業行醫;其後於一九五六年元旦出任當時香港大學剛成立的醫務處(後稱大學醫務處)主任(一九六七年改稱總監)一職,直至一九七六年六月離任為止。
白德博士對考古學和本地史的興趣始於一九五零年代,他是香港大學考古隊的其中一位創會會員,考古隊於一九六七年改組成為香港考古學會後,他出任該會主席多年。一九六六年,他為了深造考古知識和田野考察方法,遠赴悉尼的澳洲博物館,跟隨人類學部的館長大衛.摩亞工作了一年。
當《古物及古蹟條例》於一九七六年生效後,白德博士被委任為首位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長達七年,至一九八三年榮休;不過,他退休後仍然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古物諮詢委員會保持緊密聯繫,並參與不少重要的考古發掘,例如一九九二年在屯門湧浪、一九九三年在馬灣、二零零零年在新田大夫第,以及二零零四年在西貢佛頭洲的考古發掘等。此外,他亦進行了多項研究計劃,其成果是一系列的出版物,包括《香港文物志》(香港:市政局,1988年)、《軍人墓碑和紀念塔研究:香港墳場》(香港,1991年)和《香港英軍紀念碑:部分位於跑馬地的墓碑和紀念塔》(香港:文康廣播科,古物古蹟辦事處,1997年)等。
白德博士於一九七四年九月被委任為香港博物美術館(一九七五年分拆為香港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香港博物館即今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館長(考古),任期兩年。從一九七六年至二零一四年十一月,白德博士出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其前身)的考古、本地史及軍事史範疇的博物館專家顧問,服務長達三十八年。他對香港歷史博物館貢獻良多,包括在一九九零年代初對舊鯉魚門炮台進行全面研究,以準備籌建香港海防博物館;同期進行的香港外籍商人的研究,至一九九三年編纂成《香港商人:一八四一至一八九九年間的外國商行》(香港:市政局,1993年)一書;白德博士於二零零三年整理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老照片藏品,並編寫照片說明。自二零一二年起,白德博士再度與香港歷史博物館攜手合作,把他研究本地海防設施的論文修訂成《香港在英治時期的海防歷史:鯉魚門的防禦工事》一書,這本白德博士的遺作將由香港歷史博物館於二零一五年初出版。
在香港大學及古物古蹟辦事處任職期間,白德博士利用公餘時間,鑽研音樂,並學會吹奏中國笛子,間中更為當時屬業餘性質的中英樂團(後改組為香港管弦樂團)擔任指揮工作,其後更出任香港管弦樂團主席多年。當他從古物古蹟辦事處退休後,於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七年間出任香港中樂團的副音樂總監。
為表揚他長期服務於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白德博士於一九五七年獲頒長期優異服務獎章、於一九八二至一九八四年間擢升為義勇軍團的榮譽上校;並先後於一九六八年及一九七六年獲頒英帝國員佐勳章(軍事)及英帝國官佐勳章(民事)。他自一九七五年起獲委任為太平紳士,及於一九七六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白德博士於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八日在澳洲悉尼與世長辭,享年九十八歲。他的離世不僅是他的家人和朋友,也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個巨大的損失。我們將永遠懷念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