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項水務設施列法定古蹟(附圖)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九月十八日)宣布把六個戰前水塘內的四十一項水務設施構築物列為法定古蹟,以表揚這些公務工程設施的崇高歷史意義。

林鄭月娥和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今午在大潭篤原水抽水站主持儀式,慶祝這項古蹟宣布。

林鄭月娥表示,這些水務古蹟,包括橋、水壩、水掣房,見證了香港社會過去一個半世紀的變遷和供水系統的發展里程。

政府早於一八六〇年代已手興建香港的供水系統,而首個水塘於一八六三年在薄扶林落成。隨人口增長和城市擴展,政府在隨後的數十年建造了更大型的水塘和更複雜的供水系統。

時至今日,這些水塘大多保持完整無缺,並仍然繼續運作。

林鄭月娥說:「把這四十一項歷史悠久的水務設施列為法定古蹟,不但彰顯了政府對保育文物的承諾,而且亦表明了我們為香港市民提供可靠和優質食水的決心。」

她感謝古物諮詢委員會、古物古蹟辦事處和水務署對這次古蹟宣布的支持,令香港的文物保育工作邁進一大步。

該四十一項水務古蹟分布於六個水塘,分別為薄扶林水塘、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香港仔水塘、城門(銀禧)水塘,和大潭水塘群。黃泥涌水塘自一九八六年起改建為划艇公園,深受市民歡迎,其餘五個水塘則仍然繼續運作。

這些水務古蹟中,最古老的是薄扶林水塘的前看守員房舍和量水站,均於一八六三年建成,前者現時成為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薄扶林郊野公園管理站。最「年輕」的是城門水塘紀念碑,建於一九三七年。

林鄭月娥和陳智思今日亦在大潭篤水塘為大潭水務文物徑主持牌匾揭幕儀式,讓市民欣賞這些優美的水務設施,並增進對香港供水歷史的認識。

這條景色優美的文物徑座落大潭水塘群,全長約五公里,沿途可看到二十一項水務建築古蹟,包括水掣房、橋和員工宿舍。文物徑並設有十個資訊站,介紹這些古蹟的功能和歷史意義。

這條水務古蹟文物徑老少咸宜,走畢全程約需兩小時。市民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黃泥涌峽近陽明山莊,或大潭道和大潭水塘道交界便可到達文物徑。

參與今日水務古蹟宣布典禮的還有一百二十名來自培僑書院的中學生。他們除參與慶祝儀式外,亦為大潭水塘群的水質進行連串科學測試,以響應二〇〇九香港區世界水監測日。

二〇〇九香港區世界水監測日由國際水協中國香港地區委員會主辦,目的在提高市民對保護水質的認識和參與。

有關該四十一項水務古蹟和大潭水務文物徑的詳請,可瀏覽www.heritage.gov.hkwww.wsd.gov.hk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水務古蹟 1
水務古蹟 2
水務古蹟 3
水務古蹟 4
水務古蹟 5
水務古蹟 6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