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期专栏提及刚于第二届「大湾区文化遗产论坛」启动,以教育类建筑为主题的首条「大湾区文物主题游径」。
「大湾区文物主题游径」的构思源于2022年在香港举办的首届论坛,粤港澳三地自古以来同属岭南地区,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相关的历史建筑,既承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体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现存的历史建筑,表现着岭南民众开放包容且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若以共同主题串连历史建筑,可道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三地选择以教育为题,突显岭南地区重视教育,也反映三地在历史和发展上的紧密关联和合作。
文物游径涵盖三地共98项历史建筑,文物径的香港段有36项合共47座历史建筑加入,由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从法定古迹和具评级的历史建筑中挑选,并获得业权人支持。这些历史建筑分别从「科举登第」、「培育国家人才」、「传承办学精神」,以及「保卫家国」四个主题,探寻三地历史根源和人文关联。有关大湾区教育文物游径的资料已上载古迹办网页(www.amo.gov.hk/tc/heritage-trails/greater-bay-area-education-trail/index.html)。
香港段游径的「科举登第」主题,同时介绍岭南传统书院的建筑风格与艺术。香港现存众多中式传统书室、书院、兼具教育功能的宗祠,与大湾区内传统书室大致相同,不单用以培育族中子弟,藉考取功名,扩展氏族在地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建筑内外的壁画、木雕和灰塑等装饰,展现明清以来形成的「三雕、二塑、一画」的岭南传统建筑特色。「三雕」即木雕、石雕和砖雕;「二塑」即灰塑和陶塑;「一画」即壁画,当中的内容和题字均具教化功能,彰显岭南地区科举文化源流。
元朗屏山聚星楼,属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六角形古塔;纳入教育文物径香港段的「科举登第」部分。
香港在推广中华文化和培育人材方面不遗余力,在现存不同类型的教育类历史建筑中,能够看到省港知名人士和学者的足迹与故事,例如二十世纪初,不少祖籍广东的社会贤达慷慨捐资兴建书室、学院、图书馆等教育设施。香港段的第二个主题「培育国家人才」,包含十座历史建筑,它们多年来用作教育,培育大批具备现代知识和中西文化视野的双语精英,为香港以至国家近代建设和发展作出莫大贡献。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是香港大学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为纪念大学赞助人陆佑博士,大楼的大礼堂于1956年改称为「陆佑堂」。香港大学本部大楼纳入教育文物径香港段的「培育国家人才」部分。
清末以来,不少学者名人来港讲学和办学,促进香港汉文教育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有广州的著名学校迁至香港和澳门,借用校舍或成立临时院校授课;及至香港沦陷,部分学校又迁回内地原址,甚或联合办学,连结三地师生,让湾区学子在艰难的岁月中继续学习。至二次大战结束,与内地渊源深厚的大专院校于香港成立,学生遍及内地不同省份,甚至海外华侨亦曾就读,为国家广育英才。游径的第三个主题「办学精神传承」中,涵盖三育书院、孔圣讲堂、达德学院等五项、共12座法定古迹及具评级的历史建筑。
位于铜锣湾加路连山道的孔圣讲堂于1935年落成,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儒学传扬地;名人学者如郭沫若、茅盾、钱穆、唐君毅、饶宗颐等也曾在此演讲。孔圣讲堂纳入教育文物径香港段的「办学精神传承」部分。
抗日战争期间,大湾区内院校互相扶持,让学子继续就学。香港沦陷后,在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时期,学校命途各异,部分学校被日军侵占,肆意破坏;部分用作收容所和抗战基地,尽力保家卫国。在危难时刻,香港学生依然心系祖国,积极投身救国慈善工作。教育文物游径香港段中的「保卫家国」主题,包含沙头角山咀协天宫、西贡育贤书室、圣士提反书院、般咸道官立小学等共八座法定古迹及具评级的历史建筑。
位于西贡沙角尾村的育贤书室,本为典型的「卜卜斋」,抗日战争期间,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重要的秘密抗日基地之一。育贤书室纳入教育文物径香港段的「保卫家国」部分。
为便利大家了解相关历史建筑的故事,古迹办已为游径香港段的历史建筑编制了中英文对照的电子书,并录制粤语、普通话及英语的语音导赏,资料已上载至古迹办网页;相关建筑亦设置附有二维码的说明牌。有兴趣的朋友可先上网了解相关资料,再规划参观路线,按个人步伐细味历史建筑的特色和故事。
作者为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
(本文刊于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am730 ─ 古迹.寻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