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尋珍-天后誕記香港天后古廟

香港位處珠江口,海岸線綿長,漁業及海上經濟及物流運輸活動蓬勃,天后崇拜早在宋朝已傳入香港,與天后崇拜相關的歷史文化亦與社會的發展相結合。在香港的傳統廟宇中,以天后廟為數最多,當中四間列為古蹟 ,另有超過三十間被評級為歷史建築。

一般天后廟均是臨海興建,方便漁民或船舶參拜,部份因填海造地而變得遠離岸邊,而它們的所在位置則反映了海岸線的歷史變遷。然而,當中也有例外 -- 位於粉嶺龍躍頭文物徑上的天后宮就是遠離海岸的。我較早前造訪了天后宮,與村長就天后宮的歷史與文物交流。

鄧根年村長分享龍躍頭天后宮的歷史和介紹廟內文物。
鄧根年村長分享龍躍頭天后宮的歷史和介紹廟內文物。

村民帶備祭品到龍躍頭天后宮誠心拜祭天后娘娘
村民帶備祭品到龍躍頭天后宮誠心拜祭天后娘娘。

龍躍頭天后宮於 2002年列為法定古蹟,雖然始建年份已難以稽考,但廟內兩口分別鑄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及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古鐘,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天后宮的重要文物,也是現存香港廟宇中歷史最悠久的器物之一。龍躍頭鄧族原籍江西吉水,信奉天后。村中父老相傳在元代中後期,鄧族於龍躍頭開基立村後不久,便興建了天后宮為村中主廟,至二百年後的明代中晚期,才在天后宮旁興建松嶺鄧公祠(同為法定古蹟),作為鄧族祠堂。

龍躍頭天后宮的兩口古鐘,是現存香港廟宇中歷史最悠久的器物之一;次間供奉的是周王二公,即清初向朝廷力陳復界的兩廣總督周有德和廣東巡撫王來任。
龍躍頭天后宮的兩口古鐘,是現存香港廟宇中歷史最悠久的器物之一;次間供奉的是周王二公,即清初向朝廷力陳復界的兩廣總督周有德和廣東巡撫王來任。

龍躍頭天后宮以外,全港還有三間已列為古蹟的天后廟,分別是銅鑼灣天后廟、油麻地的天后古廟建築群,以及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

銅鑼灣天后廟建於清中葉乾隆年間,廟內的牌匾、對聯、香爐、石獅和石案等文物皆自清代保存至今;而歷史最悠久的文物是一口古鐘,鐘上銘文刻鑄年份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正門門額「天后古廟」的題字和兩旁的門聯,則是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時所立。根據廟內重修碑記,當年幾百華商踴躍捐款,廟宇才得以重修成現在所見的規模。天后廟屋脊裝飾華麗,前進脊飾有雙龍戲珠、博古、鰲魚和陶塑;廟內的裝飾和對聯採用剪瓷工藝,在香港甚為罕見。古廟於 1982年列為古蹟。

銅鑼灣天后廟正脊上的雙龍戲珠和陶塑裝飾。
銅鑼灣天后廟正脊上的雙龍戲珠和陶塑裝飾。

廟內的剪瓷裝飾。
廟內的剪瓷裝飾。

位於油麻地眾坊街的天后古廟是九龍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天后廟建築群,古廟及旁邊的公所和書室早年兼具祭祀、仲裁及教學等功能,對九龍區歷史意義重大,也見證油麻地的地貌及文化變遷。古廟建築群於2020年列為古蹟。

油麻地早在1865年已有天后廟,後毀於風災,現時的古廟是1876年遷往該處;其他四座毗鄰廟宇的公所、福德祠及兩所書院,於1894年至1920年間分階段建成。五座建築中,以天后古廟規模最大,裝潢最考究。古廟正立面建有簷廊,兩次間建鼓台,鼓台上的花崗石柱及柱礎雕工精美,正脊飾有石灣陶塑,造工精巧。

油麻地天后古廟迄立眾坊街逾140年,見證該區地貌及文化變遷。
油麻地天后古廟迄立眾坊街逾140年,見證該區地貌及文化變遷。

位於西貢佛堂門,於去年列為古蹟的天后廟,是本港少數仍然面向大海的天后廟,規模冠絕全港天后廟,故有「大廟」的美譽。廟後的山坡上保存了一塊南宋咸淳甲戌年(1274年)的刻石,是香港現存最早有紀年的刻石,反映古廟悠久的歷史。

大廟屬三路兩進布局,中路是主殿,正立面門額刻「天后古廟」,正脊上飾有二龍戲珠陶塑。大廟雖曾經歷多次重修,但早年的整體環境和空間布局至今仍保存完好 。在古廟內,我們仍可以見到歷史悠久的建築和裝飾構件,例如花崗石柱、香亭的彩繪、彩門、簷板、地磚等。

規模冠絕全港的佛堂門天后古廟
規模冠絕全港的佛堂門天后古廟。

香港天后誕於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雖然隨著香港社會經濟發展及轉型,海上作業人數減少,但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依然是重要節慶。今年天后誕適逢五月一日勞動節假期,儘管當天多區出現大雨,仍無阻善信到各區天后廟誠心參拜和市民到偏遠地區的天后誕觀看慶祝活動。疫情後復辦的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更吸引大批市民冒雨觀賞。

吉澳天后誕慶祝活動(照片由鄺嘉仕提供)
吉澳天后誕慶祝活動。 (照片由鄺嘉仕提供)

對嶺南廟宇建築或天后誕傳統信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抽空參觀香港的天后廟。

作者為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

(本文刊於二○二四年五月九日《am730 ─ 古蹟.尋珍》專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