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個星期前在專欄分享饒宗頤文化館(饒館)內的歷史建築和地段的豐富歷史,這次想與大家回顧活化饒館的挑戰。
2014年啟用的饒館是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項目,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活化和使用。饒館地段內的建築依山而建,先後用作廣東海關關稅分廠、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等,見證香港歷史發展;但在建築復修和活化工程方面則極具挑戰。
饒館內共有十五幢建築,分佈在山坡的上、中、下三個區域。在過去一個世紀,建築群的用途和功能隨着社會對公共設施和城市發展的需求而改變,建築內外增刪改建的痕跡正正反映歷史發展軌跡和文化底蘊。下區的隔離站、中區的工人宿舍、監獄期間建造的圍牆,以及紅磚醫院,都是建構這地段歷史的重要建築。修復團隊重視建築群的不同發展階段和用途,在活化工程中並沒有只選取某一階段的用途作為復修目標;對於重點文物,例如「九龍關」地界碑石、焚化爐等均原址保留。
活化項目以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命名,圖爲豎立在饒館園區的饒宗頤教授紀念銅像。
饒館內的紅磚歷史建築體現昔日的設計智慧,建築設計簡約實用,單層建築使用傳統英式雙層紅磚砌成,金字屋頂則以中式筒瓦築砌,既充份使用本地物料和工藝,亦可加強空氣流通,減少陽光直接照射,以適應香港炎熱和潮濕多雨的氣候。
饒館的紅磚建築設計簡約實用,令人印象深刻。
醫院時期對建築的主要考慮是便利維修和統一整體外觀,因此中區及上區的紅磚牆均被鋪上水泥再髹上白漆。修復團隊為了保育具歷史價值的紅磚牆,以人手除去磚牆上後加的水泥和白漆,再作適當的保護措施;並在不影響磚牆結構和完整性的原則上加建天幕,讓紅磚牆免受風吹雨打之餘,也帶來全天候戶外活動空間。
修復後的中區中庭成為全天候戶外活動空間,是熱門的婚禮場地。(圖片來源:饒宗頤文化館)
饒館的歷史痕跡隨處可見,修復團隊把這些建築特色保留下來;昔日的裂紋探測器(左上)、檢疫站時期的舊警衛室及石圍牆(右上)、窗鎖(左下)和醫院時期的焚化爐(右下)。(圖片來源:饒宗頤文化館)
饒館的中區建築樓高兩層,在活化過程中,修復團隊將中區其中一幢建築的兩層打通,活化成多用途演藝廳,可用作講座、演奏會和典禮場地等。(圖片來源:饒宗頤文化館)
為確保建築群活化後的可持續性,饒館的定位不僅僅是文化場所,更創造公共空間,傳承中華文化;並保留大部分自然景觀,讓建築群與自然融為一體。園區的上、中、下區分佈在山坡上,除加設無障礙通道外,亦在隱蔽處設置連接場地不同樓層的電梯,以減少新設施對場地的視覺影響。
昔日,建築群是用作隔離或禁止公眾進入的空間;現在,活化後的饒館不但歡迎公眾參觀,更積極為本地和海外文化工作者拓展文化活動空間。我誠邀大家抽空來饒館,穿梭於百年歷史建築之中,細味時光流轉的情懷,以及欣賞由團隊精心策劃的展覽和表演。
黃昏時分的饒館充滿恬靜安逸的氣息。(圖片來源:饒宗頤文化館)
饒館建築群與自然融為一體。(圖片來源:香港歷史建築聯盟)
作者為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
(本文刊於二○二四年七月十八日《am730 ─ 古蹟.尋珍》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