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廖公家塾,攝於2006年。©古物古蹟辦事處
應龍廖公家塾於1963至1988年改作鳳溪幼稚園,照片攝於1964年鳳溪幼稚園第一屆畢業典禮。照片由應龍廖公家塾提供
顯承堂內的配賢祠,攝於2006年。©古物古蹟辦事處
顯承堂內的「科貢繼登」牌匾頌揚四位獲得功名的廖族子弟,反映廖族重視教育,人才輩出。攝於2006年。©古物古蹟辦事處

應龍廖公家塾又稱「顯承堂」,是上水鄉廖族二房東斗第四世祖廖應龍的後代,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興建。家塾初期為俗稱「卜卜齋」的書塾,其後於1963至1988年改作鳳溪幼稚園。鳳溪幼稚園開辦時,上水鄉已有以廖萬石堂為校址的鳳溪小學及馬會道的鳳溪中學,完整組成了廖氏族人在上水鄉建立的現代教育網絡。顯承堂第十八世先賢廖維康出任鳳溪小學校長,並倡建鳳溪中學;而他的長子廖澤雲博士是澳門科技大學的創辦人之一,可見顯承堂一脈在廖氏興學傳統中的貢獻。

顯承堂不單是書塾,更是廖族在新界上水圍定居後興建的三座主要祠堂之一,村民會在祠內進行春祭、祝壽和婚禮。顯承堂內「科貢繼登」的牌匾,是頌揚四位獲得功名的廖族子弟,即清雍正年間(1723至1735年)的增貢生廖九我、清嘉慶年間(1796至1820年)的舉人廖有執和廩貢生廖鴻;以及清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的歲貢生廖有容。 家塾也設有「配賢祠」,供奉取得科舉功名及晉身仕途的先祖,包括舉人廖有執、歲貢生廖有容和清嘉慶年間出任武略騎尉的廖寅垣。可見廖族重視教育,辦學歷史悠久,並且人才輩出。

顯承堂屬兩進三開間一天井布局,傳承嶺南傳統建築的風格與美學。正門兩側建有鼓台,鼓台上各有花崗石柱承托屋頂。正立面及家塾內飾有壁畫,內容豐富,有人物故事、花鳥、書法題詩等題材;屋脊飾有卷草紋灰塑,祠內有精美木雕。在2004年的修復工程中,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顯承堂進行了全面測繪,工程更榮獲 200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開放時間︰
逢星期日中午12時至下午5時

地址︰
新界上水上水圍莆上村

查詢電話:
(852) 2670 122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