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督府,攝於2002年。©古物古蹟辦事處
聖保羅書院校名及校訓石匾現仍保留於會督府外牆,攝於2024年。©古物古蹟辦事處
會督府的南翼(圖片左方)曾於1937年擴建,又稱「廣傑樓」,曾用作聖保羅書院的校舍,約攝於1950至1960年代。©香港聖公會檔案館
首名華人大律師和首名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約攝於1880年代。©香港歷史博物館

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的會督府,不僅曾作為香港主教的府邸,它的南翼在1851年至1941年間,更用作聖保羅書院校舍。施美夫主教(Bishop George Smith)1852年的信件,提及會督府南翼除用作課室外,更是歐籍及本地導師、文職人員及傳道人的居所。

聖保羅書院最初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教學,多年來培育不少雙語精英,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我國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博士,便是早期的學生之一,曾參與創辦香港首份中文報紙《中外新報》;校友陳靄庭則創辦香港第二份中文報刊《華字日報》。此外,聖保羅校友在晚清革命中擔任重要角色,例如楊衢雲、胡幹之及何汝明加入輔仁文社;楊衢雲是興中會會長,組織清末革命活動,最後為國家事業捐軀;伍廷芳與王寵惠是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先生臨時內閣的成員。

雖然聖保羅書院在日佔期間停辦,但校友積極投身抗日活動,例如余兆麒擔任軍令部派駐香港的高級參謀,確保抗日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並在香港保衛戰期間瓦解日軍的滲透。1945年,聖保羅書院與1915年創立的聖保羅女書院合併,以男女校方式復課。聖保羅書院及後於1950年復校,遷往般咸道,使用香港大學聖約翰舍堂作為校舍。昔日的聖保羅女書院則維持男女校方式辦學,並於1955年定名學校的英文名稱及1962年定名中文名稱為「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書院自創校起一直教書育人,為國家培育經世致用的人才,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

地址︰
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1號

不對外開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