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山咀協天宮是供奉關帝的廟宇,於1894至1895年在原址重建。關帝在明朝獲加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因此,一些關帝廟會稱為協天宮。協天宮內的五塊碑記詳載廟宇重建的細節,反映沙頭角地區與海外華人的社會網絡。廟宇飾有精巧的木雕神龕、封簷板、三葉形拱門及鰲魚等。
山咀協天宮是沙頭角早期發展的重要歷史地標,是區內的宗教、公共事務及教育場所;也是現存少數與沙頭角東和墟有關的廟宇,見證沙頭角在十九世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位於沙頭角的客家村落,約於1830年組成「十約」,並設立東和墟,對沙頭角經濟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協天宮於1920至1930年代用作「福德私塾」校舍,為沙頭角山咀村的學童及鄰近的內地學童提供啟蒙教育。1938年廣州淪陷後,福德私塾校舍曾借予廣州中醫學院復課,以延續培育中醫學人才的使命。私塾見證了香港和內地同胞共渡時艱,與大灣區歷史的緊密連結。
1959年,政府撥款資助山咀村於協天宮旁興建一棟設有三間課室的新校,名為「山咀公立學校」,廟宇借出部分地方作學校的辦事處及課室。由於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校於2011年獲教育局撥款興建一所新型校舍,在2015年9月正式啟用,並將山咀公立學校改名為福德學社小學。學校現時已是香港邊境接收跨境學童的擴建學校之一,支援大灣區兒童,協天宮距離校舍也只是數步之遙。
地址︰
新界沙頭角山咀(位於邊境禁區範圍內)
因工程進行中,協天宮暫時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