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大樓是港大本部校園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於一九一〇年動工興建,一九一二年竣工,由香港傑出的巴斯裔商人和慈善家麼地爵士捐助興建;一個多世紀以來,大樓被公認為香港高等教育的標誌建築。
本部大樓由亞洲著名的利安建築師事務所的Alfred Bryer設計。他的設計不僅包括豐富的新古典建築特色,同時呈現具原創性的本地元素。這座紅磚大樓,樓高三層,比例勻稱,由多條古典的愛奧尼式花崗石石柱支撐,布局工整。大樓以正面中央的鐘樓作為中軸線,兩端各建角樓一對。入口門廊和東、西兩側的女兒牆均飾有三角形山花。
大樓以英國「紅磚大學」作參考,大量使用清水紅磚,而不是花崗石、石灰岩或砂岩作鋪面。紅磚相對精工雕琢的石塊,是較為樸素的建築材料。大樓使用紅磚,反映港大是踏實、開放和民主的教育機構。大樓的開放式遊廊,實為西式建築為適應香港亞熱帶氣候的設計。
在港大成立初期,本部大樓容納了港大所有學院,包括文學院、工程學院及醫學院,還有演講室、圖書館、行政辦公室,甚至診所和臨時學生宿舍。孫中山先生曾於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日在大禮堂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香港和港大都是他知識的誕生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衛戰期間,本部大樓改作大學臨時醫院,救治戰時傷者和來自瑪麗醫院的病人。戰時和淪陷期間,大樓部分地方曾被掠奪一空,又遭受嚴重破壞,大禮堂的木製屋頂,更被拆除作燃料。大學授課在戰時暫停,大樓的修復工程在一九四五年年底展開,大學授課在一九四六年十月工程完成後才恢復。
本部大樓最初的平面布局呈「日」字形,大禮堂位於中央,兩側各有一庭院。在一九五〇年代,大樓向南面增建了新翼,加建了兩個庭院,使大樓的平面布局變成「田」字形。加建工程由當時新成立的建築學院創院院長哥頓.布朗教授負責,建築風格和物料都遵循大樓原有的設計。
為紀念大學的早期贊助人陸佑博士,大禮堂於一九五六年改稱為陸佑堂。禮堂一直是舉辦大學重要學術和社交活動的場地,例如頒授學位典禮和高桌晚宴等。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於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五日列為法定古蹟。
孔慶熒樓由商人及港大名譽司庫遮打爵士、時任署理港大校長佐敦教授和工程學院院長史密斯教授捐助興建,於一九一九年二月由時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正式揭幕。孔慶熒樓最初是學生會大樓,從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六年是港大學生會的會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樓用作教務處、校董會司庫和秘書的辦公室,並改稱為行政大樓。一九七四年,大樓用作高級教職員聯誼會。一九八六年,大樓以已故商人孔慶熒先生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和他的家人對港大的捐助。孔慶熒樓現時由發展及校友事務部使用,亦內設香港大學基金會議廳等。
孔慶熒樓由李杜露建築師樓設計,樓高兩層,以紅磚和木桁架建造。它的設計與毗鄰的本部大樓十分相似,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中央半圓屋頂(或稱「穹頂」),以中央的頂塔及四周的裝飾性窗戶和帶飾線的簷口作裝飾,是整座大樓最矚目的建築特色。左右兩翼的副樓呈長方型。面向般咸道的北立面原為大樓的主入口,低層中央設有門廊,左右飾以柱廊;上層設有裝飾性的金屬欄杆。至於面向本部大樓的南立面,則有延伸的門廊和弧形圓拱山牆,與弧形的半圓屋頂互相輝映。建築的金字屋頂以中式雙筒雙瓦形式築砌,這亦見於校園其他歷史建築。
孔慶熒樓外部於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列為法定古蹟。
馮平山先生是企業家及東亞銀行創始人之一,他於一九二九年致函港大第四任校長康寧爵士,表示有意捐贈十萬港幣,為港大興建一所中文圖書館。馮平山先生與大學詳細討論後,答應增加捐款,並資助圖書館的文具、電燈、風扇、家具及書架等開支。圖書館(現稱馮平山樓)於一九三一年開始動工興建,一九三二年竣工,並命名馮平山圖書館,以誌其慷慨捐贈。圖書館創建目的是支持新成立的中文學院的運作。館內收集與國學相關的書籍,聚焦藝術、文化、歷史和文學。圖書館自成立以來,不但服務港大和香港社會,還服務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學者。
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衛戰期間,馮平山樓改作大學臨時醫院,救治戰時傷者和來自瑪麗醫院的病人。一九五三年,中國藝術及考古學陳列所成立,在馮平山圖書館的一個房間舉行展覽。一九六二年,馮平山圖書館的藏書轉移到新建成以應付學生和學者需要的港大圖書館總館,原馮平山圖書館則改作為馮平山博物館,並於一九六四年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成立以來,聚焦收藏和展示中國古代文物,例如青銅器、瓷器、書畫、陶器等,以配合教授及推廣中國藝術及文化的目的。
博物館於一九九四年易名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旁邊的新翼徐展堂樓於一九九六年開放,以通道連接馮平山樓。
馮平山樓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樓高三層,以紅磚砌築,正立面有間距均等的淺色裝飾,例如壁柱、窗框、三角楣飾、矮牆及帶飾線的簷口等。大樓平面布局呈對稱的扇形,中央的空間為中庭,兩側翼樓是房間。大樓中庭的弧形展廳,以八角柱支撐,從屋頂中央的大型天窗採光。
馮平山樓外部於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列為法定古蹟。
鄧志昂樓由慈善家鄧志昂先生捐助興建,供港大中文學院使用,以推動中國典籍、歷史、哲學、文學及翻譯的發展。大樓於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由時任香港總督貝璐爵士揭幕,其後四十三年,這裏凝聚了眾多致力於中國文化研究和教育的學生、教授和學者。自一九七五至七六學年起,鄧志昂樓為教育系使用;一九八二年至二〇一二年,亞洲研究中心(一九五二年成立,原稱東方文化研究院)亦遷入鄧志昂樓。現時,大樓用作饒宗頤學術館,展示德高望重,已故饒宗頤教授的藝術作品及珍藏。饒教授曾於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在鄧志昂樓工作。
鄧志昂樓建於俯瞰般咸道的山坡上,設計糅合了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風格的特色。大樓樓高三層、平頂、設計對稱;外牆飾有上海批盪。雖然裝飾不多,正立面仍可見到受古典主義啟發的建築特色,例如多立克風格的模塑,在入口楣樑處的三豎線花紋和排檔間飾,以及地下和一樓之間外牆上的希臘式螺旋紋飾帶。正立面的五個露台,以中央的露台為焦點,左右各建兩個,添加充足窗戶,猶如為連接戶外提供禮儀通道。露台的圍欄以金屬通花鑲板裝飾,令露台更覺輕巧,並與正門嵌板的圖案互相呼應。位於屋頂楣飾中央的旗杆,體現了大樓興建時期甚為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在正立面、室內開幕紀念碑記及位於般咸道的牌樓上,可見大學的英文「UNIVERSITY」中的「U」以「V」取代,因為這兩個字母在拉丁文是可交換使用的,這也是大樓興建時期流行的做法。
鄧志昂樓外部於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列為法定古蹟。
儀禮堂是港大直接管理的第二座學生宿舍,至今仍屹立本部校園內。它和梅堂、兩座附屬宿舍聖約翰堂及馬禮遜堂,以及盧嘉堂共五座宿舍,在一九一五年年底可共容納多達二百七十位學生。儀禮堂以港大第一任校長儀禮爵士命名,於一九一四年啟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衛戰期間,儀禮堂改用作大學臨時醫院,救治戰時傷者和來自瑪麗醫院的病人。戰後,儀禮堂於一九四六年重新開放,在一九五六年曾一度改用作體育館,到一九六三年翻新後再用作男生宿舍。
一九六六年六月的連場暴雨令位於舍堂東面附近的斜坡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儀禮堂須緊急疏散,並進行全面修復,宿生須搬到盧嘉堂和其他宿舍暫住,宿舍東端的舍監宿舍最終須被拆除。一九六九年,港大將盧嘉堂、儀禮堂和梅堂合併為一大型宿舍群,命名為「明原堂」,三座宿舍則改稱為盧嘉翼、儀禮翼和梅翼。
為配合校園發展的需要,盧嘉翼於一九九二年被拆卸,原址現在是莊月明文娛中心和莊月明化學樓的一部分;儀禮翼則恢復原名儀禮堂。
儘管儀禮堂已改用作大學辦公室及教學設施,它昔日原為學生宿舍的歷史,體現了港大延續不輟的舍堂文化,亦反映了港大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願景。
儀禮堂和旁邊的梅堂皆建於台地上,建築設計十分相近,非常和諧協調。它是由香港本地建築師樓甸尼臣藍及刼士設計,樓高三層,以紅磚建造,立面展現豐富的建築特色,包括正門入口上方的弧形楣飾、粗面磚柱、多立克式柱頭和簷楣。正立面和背立面皆建有金屬欄杆露台。這些豐富的視覺元素,表現了愛德華年代廣泛採用的古典風格。位於正立面牆身的中式陶製漏窗與紅磚形成鮮明對比;雙層中式金字瓦頂則體現傳統中式建築工藝與西式建築風格的融合。
儀禮堂外部於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列為法定古蹟。
梅堂是港大直接管理的第三座學生宿舍,至今仍屹立本部校園內。它和儀禮堂、兩座附屬宿舍聖約翰堂及馬禮遜堂,以及盧嘉堂共五座宿舍,在一九一五年年底可共容納多達二百七十位學生。梅堂以港大第二任校監兼第十五任香港總督梅含理爵士命名,於一九一五年啟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保衛戰期間,梅堂用作醫療人員和海外學生的主要住所。一九四二年元旦,大學在梅堂秘密舉行了畢業典禮,向在戰時參加期末考試並及格的十四名醫科生頒授戰時學位。戰後,梅堂於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重開。
一九六六年六月的連場暴雨令位於舍堂東面附近的斜坡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梅堂須緊急疏散,並進行全面修復,宿生須搬到盧嘉堂和其他宿舍暫住,宿舍東端的舍監宿舍最終須被拆除。一九六九年,港大將盧嘉堂、儀禮堂和梅堂合併為一大型宿舍群,命名為「明原堂」,三座宿舍則改稱為盧嘉翼、儀禮翼和梅翼。
為配合校園發展的需要,盧嘉翼於一九九二年被拆卸,原址現在是莊月明文娛中心和莊月明化學樓的一部分;梅翼則恢復原名梅堂。
儘管梅堂已改用作大學辦公室及教學設施,它昔日原為學生宿舍的歷史,體現了港大延續不輟的舍堂文化,亦反映了港大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願景。
梅堂和旁邊的儀禮堂皆建於台地上,建築設計十分相近,非常和諧協調。它是由香港本地建築師樓甸尼臣藍及刼士設計,樓高三層,以紅磚建造,立面展現豐富的建築特色,包括正門入口上方的弧形楣飾、粗面磚柱、多立克式柱頭和簷楣。正立面和背立面皆建有金屬欄杆露台。這些豐富的視覺元素,表現了愛德華年代廣泛採用的古典風格。位於正立面牆身的中式陶製漏窗與紅磚形成鮮明對比;雙層中式金字瓦頂則體現傳統中式建築工藝與西式建築風格的融合。
梅堂外部於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列為法定古蹟。
大學堂是香港大學擁有,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它由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於一八六一年建成,用作他公司的總部和住宅,並命名為「杜格拉斯堡」。法國外方傳道會於一八九四年購入杜格拉斯堡,並進行修繕和加建工程,加設神職人員住所、小聖堂、地下室和印刷工場,並將建築物改名為「納匝肋修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外方傳道會的活動大減,納匝肋修院於一九五三年停止運作。正值港大在薄扶林南找尋住宿設施,以容納不斷增加的學生和教職員,港大遂於一九五四年收購這座建築,將它用作大學學生宿舍;並於一九五六年九月,將納匝肋修院改名為「大學堂」,成為男生宿舍。
大學堂樓高三層,融合都鐸和哥德建築風格。一樓和二樓外部有都鐸式拱門的柱廊、屋頂有矮牆、小尖塔及角樓;位於外部的花崗石主樓梯由地面通往宿舍一樓,樓梯口有一對神秘動物雕像,俗稱為「四不像」,傳說學生若觸摸了四不像,考試便會不及格。
大學堂內有一條鑄鐵螺旋樓梯,是在巴黎製造,連接三個樓層。昔日的小聖堂現用作飯堂,它有繫樑屋頂,支撐金字屋頂的建造,屋頂以中式瓦片鋪砌;飾有窗花格的哥德式窗戶和玫瑰窗也是小聖堂的重要建築特色。小聖堂下面的活動室原是地下室,巨大的石圓柱和厚重的拱墩,及肋狀拱頂,不僅支撐著上面小聖堂的重量,更營造了安寧和莊嚴的氣氛。
大學堂外部於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列為法定古蹟。
根據歷史文獻及地圖,西環濾水廠原稱「薄扶林濾水池」。濾水池在一八九〇年代投入運作時,設有四個濾池,濾池的過濾介質以粗糙碎石、方形石塊、粗沙和幼沙分層組成。一九〇三年,增設兩個濾池。平房和兩座工人宿舍是西環濾水廠水務歷史建築群仍然保存的建築。這三座建築於二〇〇八年,交由環境保護署和港大管理,並翻新改用作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西環濾水廠平房始建於一八九〇年代,作為西環濾水廠看守員的住所。平房一直用作政府人員宿舍,直至二〇〇六年最後一戶遷出為止。
平房是西環濾水廠最具特色的建築,它樓高一層,建築類型受印度平房設計影響,經演變後在十九世紀末的英國非常流行。北和東立面的「L」形遊廊甚為罕見,亦反映平房設計為適應本地環境而作出改變。
平房以本地花崗石作基座,上面以磚塊建成。基座設有通風口,具有阻隔地面濕氣及防範白蟻的功能。平房主體部份的金字頂,以中式雙筒雙瓦形式築砌,煙囪顯示平房是以壁爐取暖。
西環濾水廠的平房於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兩座工人宿舍建於一八九〇年代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比平房的興建時間稍晚,是昔日華籍工人的宿舍。兩者皆為單層磚砌金字頂建築,屋頂以中式雙筒雙瓦形式築砌。
位於東面的宿舍,外牆現時髹上白漆,本為平房的延伸,設置了廚房和廁所,以及華籍工人宿舍。
位於西面,距離平房較遠的宿舍,外牆用清水紅磚,以荷蘭式築砌法築砌,丁順相間的築砌法令結構牆有足夠的承重力;建築曾是西環濾水廠華籍工人宿舍和廚房。
西環濾水廠的兩座工人宿舍於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政府為應付香港島西部對用水不斷增加的需求,早於一九一〇年代已經計劃興建新的水務設施;這段時間亦正值港大早期擴張階段。工程師最後選址薄扶林道旁的前義律炮台興建水務設施,待英軍於一九一四年交出炮台用地後,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興建工程旋即在同年展開,並於一九一九年竣工。
隨著歲月過去和整體供水運作考慮,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濾水設施最終於一九九三年停止運作。因應港大在二〇一二年擴建,它們被納入百周年校園的發展計劃中。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高級職員宿舍,樓高兩層,建於一九二五年,用作場地管理職員的宿舍。建築是具西方工藝美術風格,並融合中式建築特色的優秀例子。宿舍的牆壁和煙囪由本地開採的粗磨花崗石塊築砌。正立面的法式窗戶和露台將室外自然景觀引入室內,增加建築物內外的連繫。金字屋頂以中式雙筒雙瓦形式築砌,與其他本地的英式建築相似。除此之外,門廊和露台屋頂的垂脊都飾有獨特的彎角末端,具中式建築風格。
宿舍每層的原來空間布局基本相同。東面有四間房間,設有壁爐,為高級職員所用;住客可以從遊廊或露台觀賞北面海港的全景或南面的山景。西面的僕人宿舍房間較小。宿舍的高級職員和僕人住宿空間,有各自的樓梯進出。
高級職員宿舍現稱為逸夫苑,自二〇一三年起用作香港大學出版社的書店和辦公室。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高級職員宿舍於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政府為應付香港島西部對用水不斷增加的需求,早於一九一〇年代已經計劃興建新的水務設施;這段時間亦正值港大早期擴張階段。工程師最後選址薄扶林道旁的前義律炮台興建水務設施,待英軍於一九一四年交出炮台用地後,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興建工程旋即在同年展開,並於一九一九年竣工。
隨著歲月過去和整體供水運作考慮,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濾水設施最終於一九九三年停止運作。因應港大在二〇一二年擴建,它們被納入百周年校園的發展計劃中。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工人宿舍建於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作為華籍員工宿舍,是單層紅磚建築,設計簡約,呈矩形布局,提供基本住宿設施。宿舍昔日設有「苦力房間」、「看守員房間」和辦公室,輔以浴室、廚房和廁所。南立面的遊廊具英印融合特色,遊廊頂部的椽條一端嵌入磚牆,並由另一邊鑄鐵柱上的墊板支撐。遊廊頂部是金字主屋頂的無縫延伸,以中式雙筒雙瓦形式築砌,糅合了本地建築特色。這類小型工人宿舍的設計在一九一〇至一九二〇年代的香港甚為普遍。
工人宿舍現為香港大學訪客中心,於二〇一四年啟用。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工人宿舍於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政府為應付香港島西部對用水不斷增加的需求,早於一九一〇年代已經計劃興建新的水務設施;這段時間亦正值港大早期擴張階段。工程師最後選址薄扶林道旁的前義律炮台興建水務設施,待英軍於一九一四年交出炮台用地後,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興建工程旋即在同年展開,並於一九一九年竣工。
隨著歲月過去和整體供水運作考慮,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濾水設施最終於一九九三年停止運作。因應港大在二〇一二年擴建,它們被納入百周年校園的發展計劃中。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濾水廠房建於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三一年間,以輔助香港仔河谷供水計劃的運作。濾水廠房透過機械化流程和投放化學物質提升濾水系統的速度和過濾能力。在絮凝和消毒過程中加入明礬(硫酸鋁)、石灰、氯等化學物,以提升食水質素。
濾水廠房由三層高的化學樓和兩層高的操作室組成,操作室兩側各有一排濾池。廠房是實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在固定間距的樑柱結構之間,以紅磚築砌,令建築份外引人注目。屋頂矮牆建有裝飾鑲板,正立面中央的一塊塑有「H.K.W.W. 1930-1931」字樣,顯示建築的建造年份。
雖然濾水廠房已停止運作,但廠房內原有的喉管、泵、閥門等設施仍然保持完整。遊客可從橫跨它的觀景平台欣賞這座建築。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的濾水廠房於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