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屯门的达德学院旧址(现为何福堂中心),现存一座法定古迹及三座具评级的历史建筑与达德学院相关,包括马礼逊楼(前教学楼,法定古迹)、何福堂会所(俗称「红楼」,前女生宿舍,三级历史建筑)、凉亭(三级历史建筑)和何福堂中心饭堂(民主礼堂旧址,三级历史建筑)。
达德学院
二次大战后,香港人口迅速增长,社会逐步复甦,但大学仅有一所;周恩来、董必武等遂倡议在香港设立一所文科大学, 这促成了达德学院于1946年成立。达德学院以培育青年,为国家服务为宗旨;学院的爱国、民主、进步、务实的教育方针和良好校风,受到当时广泛讚誉。
达德学院教学楼,前身为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免费借出的别墅——「芳园」。蔡廷锴将军于1892年在广东罗定县出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要职。芳园位于屯门青山公路新墟,建于1936年,具装饰艺术建筑风格,外墙使用当时流行的上海批荡。
达德学院开办时,师资阵容鼎盛,开设商业经济、法政、文哲等学系,且招生过程十分认真。达德学院1946年9月登报招生,借用基督教青年会课室进行入学考试,由陈其瑗、杨逸棠、丘克辉、张明生和一位在基督教青年会任教的英语老师主考,香港教育司亦有派督学监考。第一次招生共招收了百余名学生。
来自五湖四海的达德学生
香港向来是中国的南大门,四通八达,达德学院的学生也来自五湖四海,既遍及内地大部分省份,亦有海外学生。当学院临近停办时,在校的华侨学生超过一百名,分别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占总学生人数约三分之一。因此,达德学院有很多地缘学生组织,例如南洋同学会、福建、潮州、广西同乡会或同学会等。这些组织促进学生团结互助,也反映香港通达交流的特点。
达德学院学生之间情谊深厚,香港达德学院校友会于1984年在广州成立,并得到散居多处的校友响应,集合约三百人于羊城聚会。广西、湖南、福建、北京等地的校友会亦相继成立。即使校友人数较少的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河南、新疆等省市,也于南京成立联合校友会。时至今日,校友会仍然活跃,举办活动,出版刊物,以弘扬达德精神。
达德学院于1949年停办后,芳园别墅易手,现时为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的何福堂中心;中心的何福堂会所,便是当年达德学院的女生宿舍,俗称「红楼」。
达德学院学生的贡献
虽然达德学院开办时间不长,且只得三届学生(1946至1949年)共一千余人,但贡献却很大。由于学院汇聚众多内地顶尖学者和专家讲学,遂吸引了许多海内外有志青年前来求学。这批青年在达德学院接受教育后,为国家服务。学院停办后,师生多返回内地,例如到闽、粤、赣前线、或在华南、北京等地区从事财经、革命等工作。1949年以后,达德学生分布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在不同岗位上施展才能,很多更成为单位的骨干,例如副省长、国家或省机关的司、局、厅、处级干部、大专院校的党委书记、副校长、教授和讲师、中学校长、省级银行副行长、公司董事长、驻外首席记者、省级以上报刊正副主编等。可见达德学院为国家众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达德学院的师资阵容
何福堂中心的饭堂在重建之前,是达德学院用以举行专题讲座的民主礼堂。 达德学院师资阵容强大,结集众多战后南来文人学者,盛况空前。 时任香港总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曾指达德学院有不少能高识广的教授,其中很多是中国知名学者,教职员质素明显高于香港其他教育机构。
达德学院的任课教师多达六十余人,应邀到学院作专题演讲的学者和专家也近六十人,不少是名闻海内外的文豪和名儒,例如杨伯恺、陈此生、沈志远、邓初民、黄药眠、萨空了、刘思慕、千家驹、翦伯赞、侯外庐、锺敬文、胡绳、周钢鸣、司马文森、瞿白音、林林、 何香凝、乔冠华、茅盾、曹禺、郭沫若等。 因着达德学院的师资和贡献,著名学者小思更誉当时为「香港现代文学史上第二个高潮」。 更难得的是,任职达德学院,薪酬微薄,甚至需要义务工作,全赖老师们一片爱国热忱,甘愿在简朴的环境中,吃苦耐劳,贡献自己。
达德学院师生之间感情融洽深厚,不少温情故事令人动容,例如来自台山县的陈肇汉,因为经济困难申请停学,院长陈其瑗认为就此停学实在可惜,于是免其学杂费,并安排他刻印蜡板,工读自给,以完成学业。 可见达德老师非但学问渊博,更对学生关怀备至。
地址︰
新界屯门青山道新墟段28号
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