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若瑟书院(前称圣约瑟英文书院、圣约瑟书院、圣若瑟英文书院)北座及西座分别建于一九二〇年及一九二五年,是校内仅存的战前建筑物。
一八七五年,喇沙修士会六名修士接办救主书院(创于一八六四年),将该校易名为圣若瑟书院,至一八八〇年成为津贴学校。鉴于学生人数日增,学校于一八七六年迁往坚道,其后再于一八八一年迁往罗便臣道以北的己连拿利。校舍于一九一八年遭地震严重损毁,学校遂迁至坚尼地道现址,即德国会所旧址。圣若瑟书院北座于一九二〇年启用,设有多个课室;西座则于一九二五年启用,内设教堂、礼堂和实验室。日占期间(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曾被日军用作医院仓库。
圣若瑟书院北座楼高四层,两端各有一座塔楼,各层均有游廊。北座面向红棉路的外墙有两层高的巨型爱奥尼亚柱式;另一面面向校园内多用途球场,这一立面设有九个柱拱修筑而成的游廊,中间部分建有舍利安拿式山墙。西座亦是楼高四层,由实心墙筑成,墙上开设窗洞,顶部建有小塔。
圣若瑟书院北座及西座于二〇〇〇年列为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