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屯門的達德學院舊址(現為何福堂中心),現存一座法定古蹟及三座具評級的歷史建築與達德學院相關,包括馬禮遜樓(前教學樓,法定古蹟)、何福堂會所(俗稱「紅樓」,前女生宿舍,三級歷史建築)、涼亭(三級歷史建築)和何福堂中心飯堂(民主禮堂舊址,三級歷史建築)。
達德學院
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迅速增長,社會逐步復甦,但大學僅有一所;周恩來、董必武等遂倡議在香港設立一所文科大學, 這促成了達德學院於1946年成立。達德學院以培育青年,為國家服務為宗旨;學院的愛國、民主、進步、務實的教育方針和良好校風,受到當時廣泛讚譽。
達德學院教學樓,前身為抗日名將蔡廷鍇將軍免費借出的別墅——「芳園」。蔡廷鍇將軍於1892年在廣東羅定縣出生,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等要職。芳園位於屯門青山公路新墟,建於1936年,具裝飾藝術建築風格,外牆使用當時流行的上海批盪。
達德學院開辦時,師資陣容鼎盛,開設商業經濟、法政、文哲等學系,且招生過程十分認真。達德學院1946年9月登報招生,借用基督教青年會課室進行入學考試,由陳其瑗、楊逸棠、丘克輝、張明生和一位在基督教青年會任教的英語老師主考,香港教育司亦有派督學監考。第一次招生共招收了百餘名學生。
來自五湖四海的達德學生
香港向來是中國的南大門,四通八達,達德學院的學生也來自五湖四海,既遍及內地大部分省份,亦有海外學生。當學院臨近停辦時,在校的華僑學生超過一百名,分別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佔總學生人數約三分之一。因此,達德學院有很多地緣學生組織,例如南洋同學會、福建、潮州、廣西同鄉會或同學會等。這些組織促進學生團結互助,也反映香港通達交流的特點。
達德學院學生之間情誼深厚,香港達德學院校友會於1984年在廣州成立,並得到散居多處的校友響應,集合約三百人於羊城聚會。廣西、湖南、福建、北京等地的校友會亦相繼成立。即使校友人數較少的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河南、新疆等省市,也於南京成立聯合校友會。時至今日,校友會仍然活躍,舉辦活動,出版刊物,以弘揚達德精神。
達德學院於1949年停辦後,芳園別墅易手,現時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何福堂中心;中心的何福堂會所,便是當年達德學院的女生宿舍,俗稱「紅樓」。
達德學院學生的貢獻
雖然達德學院開辦時間不長,且只得三屆學生(1946至1949年)共一千餘人,但貢獻卻很大。由於學院匯聚眾多內地頂尖學者和專家講學,遂吸引了許多海內外有志青年前來求學。這批青年在達德學院接受教育後,為國家服務。學院停辦後,師生多返回內地,例如到閩、粵、贛前線、或在華南、北京等地區從事財經、革命等工作。1949年以後,達德學生分布在全國二十多個省份,在不同崗位上施展才能,很多更成為單位的骨幹,例如副省長、國家或省機關的司、局、廳、處級幹部、大專院校的黨委書記、副校長、教授和講師、中學校長、省級銀行副行長、公司董事長、駐外首席記者、省級以上報刊正副主編等。可見達德學院為國家眾多領域的建設和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達德學院的師資陣容
何福堂中心的飯堂在重建之前,是達德學院用以舉行專題講座的民主禮堂。 達德學院師資陣容強大,結集眾多戰後南來文人學者,盛況空前。 時任香港總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曾指達德學院有不少能高識廣的教授,其中很多是中國知名學者,教職員質素明顯高於香港其他教育機構。
達德學院的任課教師多達六十餘人,應邀到學院作專題演講的學者和專家也近六十人,不少是名聞海內外的文豪和名儒,例如楊伯愷、陳此生、沈志遠、鄧初民、黃藥眠、薩空了、劉思慕、千家駒、翦伯贊、侯外廬、鍾敬文、胡繩、周鋼鳴、司馬文森、瞿白音、林林、 何香凝、喬冠華、茅盾、曹禺、郭沫若等。 因着達德學院的師資和貢獻,著名學者小思更譽當時為「香港現代文學史上第二個高潮」。 更難得的是,任職達德學院,薪酬微薄,甚至需要義務工作,全賴老師們一片愛國熱忱,甘願在簡樸的環境中,吃苦耐勞,貢獻自己。
達德學院師生之間感情融洽深厚,不少溫情故事令人動容,例如來自台山縣的陳肇漢,因為經濟困難申請停學,院長陳其瑗認為就此停學實在可惜,於是免其學雜費,並安排他刻印蠟板,工讀自給,以完成學業。 可見達德老師非但學問淵博,更對學生關懷備至。
地址︰
新界屯門青山道新墟段28號
不對外開放